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1-3岁 » 1-3岁饮食 » 春日汤食 过季抵御外感(2)

春日汤食 过季抵御外感(2)

时间:2016-10-07 14:59 作者:qpxadmin 点击:
导读:二月,天气转暖,适宜户外活动,常晒太阳,使心情平和,不宜过热过冷,使自然生气慢慢升出来。春天宝宝容易出现外感的问题,妈妈要根据气候变化,照顾好宝宝的饮食起居,帮助宝宝抵御外感,平安换季。

春日汤食 过季抵御外感

        中国人有“春捂秋冻”的习惯,是因为春天气温转暖,但温度不会迅速升高,而且容易出现气温变化,建议宝宝要逐渐适度减少衣物,不可减衣过快。父母不要怕麻烦,要根据温度随时帮宝宝调节衣物的多少。

  春天宝宝容易出现感冒也跟小儿的脏腑特点有关。明代医学家万全在《育婴家秘》中认为,小儿“心常有余,肺常不足”。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而小儿肺气卫外的功能未固,外邪最易由表入里,侵袭肺系,春季多风,干燥,多起时气(流行性疾病),加之父母调摄不当,小儿易感。

        宋代医学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认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就是小儿的脏腑还没有完全长成,脏腑功能还没有像成人那样完备,这个时候发生的疾病最容易出现变化,尤其是外感疾病,外邪进入人体之后,容易发生转变,很快发生入里化热。

        例如,普通外感,开始的时候,宝宝只是出现鼻塞流清涕的症状,但很快就会出现咽喉疼痛,随之就出现发热黄涕,咳嗽有痰,进一步出现食欲不振,如果饮食过多,还会出现食积的症状,或者大便干燥,甚至又有体温增高,高热、少言语沉默的症状,个别的很快出现惊厥,这些都是小儿“心常有余”“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决定的,所以通过迅速遏制疾病的传变截断病程,是治疗宝宝外感的重中之重。

  要预防换季期间,宝宝外感的发生,饮食起居的调摄尤为关键。随着春天自然温度的升高,加之宝宝户外运动的增加,人体代谢也随之加快。因此,宝宝的饮食中就需要增加有营养的物质。可以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瘦肉、黑芝麻、核桃、杏仁等,稍微增加茴香、韭菜、茼蒿、葱蒜、芫荽这些气味辛香的蔬菜。

    但需要提醒妈妈注意的是,宝宝“脾常不足”,不能摄入过多肉食,以汤食补充营养最为适宜。针对春季气候特点和宝宝当季疾病发生特点,介绍3款食疗方,帮宝宝抵御外感,平安换季。

关键字:宝宝饮食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