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幼儿日常护理

当前位置:起跑线 » 百科 » 1-3岁 » 1-3岁宝宝护理 » 幼儿日常护理 »

宝宝的健康一直以来都是爸爸妈妈最关注的事情,但是家长们用药也要千万注意。那家长们了解的小儿用药误区有哪些?

1、给宝宝服用成人药

有时候家里孩子生病了,家长们总是认为可以把成人的药物给宝宝吃,只要剂量上和宝宝区别开就好。但这种做法是很错误的,儿童本身的器官组织,并没有发育完全,尤其是肝肾功能,极易造成肾脏的损伤。

2、儿童少用抗生素药

使用抗生素容易形成儿童的抗药性,甚至引起发育不良。因此,不到非得使用抗生素的时候,是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的。

3、不要用牛奶服药

因为牛奶中所有的钙物质与很多药物会发生作用,会导致药效降低,药物中毒等情况的出现。

4、不用糖水服药

有些药物口味苦涩,很多家长会选择使用糖水来进行矫正口味。但其实糖水中含有过多的矿物质元素,这些过多的矿物质元素会与药物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沉淀,致使疗效大打折扣。过多的糖会降低药物的功效,甚至有抑制退烧药的作用。

5、家长不要盲目的给宝宝吃营养品或补品

儿童正处于一个骨骼的发育期,过多的补品容易造成骨龄的成熟,导致身材矮小,性早熟等。

查看详情

根据痱子的不同种类,所出现的症状有所不同,痱子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1、红痱(红色粟粒疹)

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2、白痱(晶形粟粒疹)

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见于高温,并有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躯干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屑。

3、脓痱(脓疤性粟粒疹)

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褶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容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对白痱子患儿一般不须特殊处理。红痱子患儿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搽用痱子水等药物。脓痱子的患儿,除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外,应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如果出现皮肤感染伴有发热,要及时送医院就诊。

查看详情

各位宝爸宝妈们,你们看到各种宝宝噎食的可怕后果之后,你还敢放任宝宝任性吃饭了吗?宝宝噎食很多时候都是由于爸爸妈妈的疏忽而造成的,所以请大家快点往下看如何防止宝宝噎食吧。

一、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宝宝,妈妈们可以把食物做成柔软的泥状,方便宝宝嚼碎;

二、在为宝宝准备食物时,爸爸妈妈应该为孩子量身定做饮食,例如肉块应切碎、剁碎,水果应去核、捣碎;

三、给宝宝喂食时要营造安静的环境,尽量不要打扰宝宝吃饭,以防宝宝因为大笑或大哭而引起噎食;

四、要培养宝宝良好的就餐习惯,吃饭应静静坐下吃,不可边跑边吃;

五、对于一些易噎食的食物,如果冻、糖果等,家长应避免喂宝宝吃,也要阻止其他人喂孩子吃。

查看详情

家里有小孩子,穿着短裙或短裤在室外玩耍,一不留神就容易碰伤肌肤,可能是擦伤、割伤或是刺伤等,对于不同的伤口,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带大家理解如何正确处理伤口。

一、伤口受伤,是否要包扎?

如果皮肤破损程度不大,只是轻微的擦伤、裂伤或轻度的烫伤,可以直接暴露伤口。如果是面部、会阴部受伤,一般也应该直接暴露伤口。

而如果是手掌、脚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或者伤口较深的,可以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渗液较多的应该每天更换纱布敷料,一般伤口可以2-3天更换一次敷料。记住一定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这样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擦伤: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如果伤口很浅,面积较小,可以用碘伏、酒精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可以直接暴露伤口,也可以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小的创口可贴上创可贴。

如果伤口较深,而且伤口有污物,要及时要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以用清水冲洗干净伤口,然后用碘伏涂抹伤口以及周围组织,再涂上抗菌软膏。而如果受损部位严重,最好到医院检查。

三、砸伤:轻度的红肿不需要处理

孩子不小心被重物砸伤,或者挤伤,如果只是出现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可以先观察伤口,暂时不用处理。

如果是皮肤破损,可以按照擦伤进行处理。假如皮肤淤紫、破裂、剧烈疼痛,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

四、刺伤:首先判断是否有残留刺伤物

如果孩子被细长的玻璃、针、钉子或刺刀刺伤皮肤,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因为这样可能会感染破伤风。

在送孩子到医院检查之前,可以先简单的处理伤口:伤口如果没有刺伤物,可以挤压伤口,让它留一点血液,之后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最后外涂碘伏。而如果伤口留有刺伤物,可以用消毒后或火烧后的镊子取出,再按上述的方法处理伤口。

五、烧伤烫

孩子被火焰、高温液体、热蒸汽等烧伤或烫伤后,应该先用流动的液体冲洗伤口15-30分钟。如果衣服沾在伤口上,最好先泡湿衣物,然后轻轻弄开衣服。

家长们可以在孩子的受伤部位裹上干净的布条、纱布或床单,不能在伤口上涂牙膏。

查看详情

很多粗心大意的爸爸妈妈都可能会忽视孩子噎食的症状,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出儿童噎食的常见症状!

1、宝宝吃东西时突然不说话,脸上出现痛苦的表情;

2、宝宝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抠口腔;

3、如为气管阻塞,宝宝可能会出现剧烈咳嗽;

4、宝宝面色发紫、双眼直瞪、双手乱抓或抽搐。

查看详情

当宝宝噎食时,很多妈妈第一反应是喂水、拍背,但这是错误做法!在宝宝噎食后的“黄金5分钟”内,妈妈必须避免以下4个误区。

一、以为噎食应该马上喂水

宝宝被食物噎着,拼命喂水是不对的,因为食物吸水后膨胀,会更加堵住宝宝的喉咙,导致呼吸不畅。另外,宝宝喝水过多容易呛咳,如果把食物呛到肺部,可引发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二、猛拍宝宝后背

宝宝噎食后,有的妈妈习惯性去拍打宝宝的后背,以促使食物排出,这种做法也是不靠谱的,因为食管和气管不同,虽然轻拍有利于气管的食物排出,但并不利于食管的食物排出,反而会使食管的食物越陷越深。

三、情急之下用手抠宝宝的喉咙

宝宝被食物噎着,有的妈妈会用手指抠宝宝喉咙,让宝宝一恶心就吐出食物,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不靠谱的,因为当食物进入咽腔,抠喉咙只会让食物越陷越深,更不利于食物排出,还有可能造成咽喉黏膜水肿等险情。

四、让宝宝大口喝醋

噎食后让宝宝大口喝醋,从而软化食物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醋的酸性大,在使食物快速下滑的过程中,极易损伤食道。

查看详情

相信很多的宝妈都有这样的苦恼,就是小朋友们抵抗不了像蛋糕、冰激凌、马卡龙等这样的甜食。除了吃多了甜食会肥胖和长蛀牙外,宝宝爱吃甜食的危害有哪些呢?

最常见的就是易得龋齿。这是因为甜食中的蔗糖会促进口腔中的细菌大量繁殖,使牙齿脱钙、软化,产生龋齿。另外,肥胖和营养不良也是很常见的危害。甜食吃太多,会造成宝宝肥胖,甚至引发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甜食还可消耗体内的维生素,使唾液、消化腺的分泌减少,胃酸增多,引起消化不良。孩子吃多了甜食还会挑食偏食,造成营养不良。更严重的是,要是孩子吃了太多的甜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胰腺的负担。身体里面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让身体里面原本均衡的内逐渐变得不平衡,血糖分泌的太多,就有一定的可能性发生糖尿病。

除此外,还有一些宝妈们不太了解的危害。其一,影响视觉发育。甜食中的糖分在人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维生素B1帮忙,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维生素B1对视神经有养护作用,其含量的高低会影响到视神经的状态。其二,影响情绪和睡眠。过多的糖分进入血液,会刺激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出现烦躁、精力不集中等症状。因此,睡前吃甜食则会影响宝宝睡眠,对生长发育、智力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查看详情

血铅超标怎么回事?众所周知,铅是一种重金属,如果人体内的铅不能代谢出体外,就会影响到人体各方面各器官的机能。另外,对于正在发育的宝宝来说就更严重了。

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有毒重金属,因此铅及其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将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造成危害,若含量过高则会引起铅中毒。金属铅进入人体后,少部分会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其余大量则会在体内沉积。对于成年人,铅的入侵会破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且影响骨骼的造血功能,进而人出现头晕、乏力、眩晕、困倦、失眠、贫血、免疫力低下、腹痛、便秘、肢体酸痛、肌肉关节前、月经不调等症状。另外,有的口中有金属味,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和眼底出血等症状也与铅污染有关。

对于儿童,由于大脑正在发育,神经系统处于敏感期,在同样的铅环境下吸入量比成人高出好几倍,受害极为严重,因此小孩铅中毒则会出现发育迟缓、食欲不振、行走不便和便秘、失眠;还有的伴有多动、听觉障碍、注意不集中和智力低下等现象。严重者造成脑组织损伤,可能导致终身残废。而如果铅进入孕妇体内则会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畸形,流产或死胎等。

查看详情

1、拌吃银耳:将白木耳洗净泡胀,撕成条块状,先用开水烫过,再用凉开水漂洗,之后加醋拌吃,每日两次,食量不限,两天后即可好转。

2、冷敷脖颈:用冷水或冰水浸湿毛巾,敷在前颈喉头上,20分钟左右,每日3—4次。

3、风油精疗法:将风油精倒在洁净的手帕上数滴,放在鼻孔上吸入,每日4—6次。

4、饮浓凉茶水:将茶叶25克用开水冲一大杯浓茶水,冷却后经常饮入。

5、拌吃芹菜:把芹菜洗净,切后,烫过加醋拌吃,每次一小盘,每日2次。

6、鸡蛋茶:取新鲜鸡蛋一只,磕到饭碗里打成鸡蛋液,烧一些滚烫的开水,浇到蛋液里 把鸡蛋冲成蛋花儿,加少许白糖和香油 ,趁热喝下这就是传说中的鸡蛋茶。

7、猪肺罗汉果汤:把猪肺切碎,放一些罗汉果,还有桂圆一起熬汤喝,喝两三天就可以了。

查看详情

尿床也统称为夜遗尿,是指3岁或以上的儿童于睡眠时,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出现不自觉的排尿现象。一般来说,轻微(即不频密)的尿床并不算是一种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尿床的现象通常都会自然消失。相反,频密而持续的尿床很可能和隐藏性病理原因有关,必须给予重视和适当的治疗。习惯性遗尿会使孩子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经常尿床还会给家庭带来烦恼。临床表现为:睡眠昏沉,难以叫醒,醒后不知。平时易出汗,尤其夜间出许多。睡觉姿势多为爬或蜷卧式。脾气古怪、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做梦找厕所、冬天或阴雨天加重。尿床应尽早治疗,大约有2%的遗尿症患儿因未及时治疗而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

查看详情

相关知识点

索引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