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在产后一周时间内,有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新妈妈们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属于生理性产后盗汗。但是如果这种大量出汗的现象持续时间过长,那么就需要引起重视。这就属于病理性产后盗汗,需要通过饮食或按摩调理治疗。上面我们讲了产后盗汗的饮食调理,那么产后盗汗用什么按摩治疗呢?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因为产后盗汗和妈妈自身体弱有关系,因此,可以使用按摩的方法,刺激穴位,从而缓和产后盗汗的情况。
1、足底部反射区
按摩部位: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甲状旁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肛门、生殖腺。
常用手法: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双指关节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内侧反射区
按摩部位:胸椎、腰椎、骶骨、子宫。
常用手法: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3、足外侧反射区
按摩部位:生殖腺。
常用手法: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产妇在分娩生产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体力和大量的出血,会导致产妇身体变得十分虚弱。产妇需要通过好好调理才能尽快从虚弱中恢复过来,尤其是剖腹产,还会留下伤口,增加了产后护理的难度。产后护理对于产妇来说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到产妇的身体健康。那么产后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我们主要讲的是产后伤口护理,不同的产后伤口如何护理呢?无论是会阴切开伤口或剖腹伤口的照顾原则大致相同,但因部位的不同,所以在促进伤口复原时就必须运用不同的技巧。
1、必须注意感染的问题。皮肤的完整是保护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伤口局部的红、肿、热、痛绝对不可轻视,只要不适感持续未改善或者出现脓性分泌物时,记得赶快回到医院检查。
2、阴道大量出血或者排出多量血块也是不正常的情形,应尽速就医。
3、为了促进伤口愈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B 温水坐浴;C 避免疤痕产生;D 注重营养摄取;E 适度运动;F 身体清洁;G 勿提重物;H 性生活勿急躁。
你也许听说过有的产妇没坐好月子,落下了月子病。但是整月都不能洗澡、洗头、不能刷牙,对大多数现代妈妈来说可是个大难题。提前了解坐月子注意事项,把握好对待传统禁忌的尺度,科学地安排坐月子饮食,调理身心健康,坐一个愉快的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