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便秘通常是因为产后大便坚涩,或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分娩失血,营血骤虚,津液亏耗,不能濡润肠道,以致肠燥便难;或阴虚火旺,内灼津液,津少液亏,肠道失于滋润,传导不利,则大便燥结。产后便秘怎么办?
产妇发现自己有产后便秘的症状后首先应该到医院肛肠专科检查是否是肛肠疾病造成,如果是的话,只要将其他肛肠疾病治愈,便秘也会随之消失。如果不是肛肠疾病的问题,那就应该是“习惯性便秘”。在治疗“习惯性便秘”,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很容易引起药物依赖性。只要调整不良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调整,一般可以自愈。
产后便秘的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以下事项:
1、宜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如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笋类等,以增加食物残渣。
2、平时应多喝水,有助于大便软化。
3、适当吃一些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牛奶、奶油等。
4、在烹调菜肴时可适当多放一些食油,如豆油、菜油、麻油、花生油等。
5、适当进食一些含B族维生素的事物,如豆类、粗粮、甘薯、马铃薯等,以促进肠道的蠕动。
6、忌食烈酒、浓茶、咖啡、蒜、辣椒等刺激性事物,少吃荤腥厚道的事物。
7、保持正常进食的良好习惯。节食、偏食和无规律进食都对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有不良影响。
8、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
9、可以服用一些润肠通便的药物。
10、早下地,早活动,不要久站久坐。一般产妇自然分娩6-8小时后可坐起进行一些翻身活动,也可自己轻轻按摩下腹部。
11、平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提肛运动。有效的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主要锻炼提肛肌。
有些产妇出了月子后会有产后便秘出血的现象,很多哺乳期妇女会因此而非常担忧会婴儿的健康。去医院检查后,大部分医生会说是肛漏的现象,也有其他的原因的。肛漏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产后喝的下奶汤油水太大,有点上火,引起大便干燥,结果就便血了。一般只要正确用药治疗,对宝宝会没有影响的。产后便秘出血怎么办?
当出现产后便秘出血的情况时,首先要到医院做好检查,确诊是什么原因造成便秘出血,并对症下药。
产后便秘其实是很常见的问题,而产妇由于特殊的生理问题,如果便秘的问题不处理好的话,是很容易引起痔疮,或者一些其它的肠胃疾病,而如果利用药物治疗便秘问题的话,最好确定一下不会对产妇本身,哺乳造成影响。总之,对于产妇来说只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就可以便秘等产后并发症了。
严重的产后便秘有出血的症状,不仅可以诱发肛肠疾病,使肠道内毒素蓄积量不断增加,还会造成腹胀,体形肥胖变形,并出现色斑,皮肤粗糙,痤疮等,所以产妇们要小心处理,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