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1-3岁 » 1-3岁饮食 » 吃鸡蛋最常见的几种错误作法和危害(2)

吃鸡蛋最常见的几种错误作法和危害(2)

时间:2016-02-24 15:46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导读:鸡蛋的营养含量高,味道鲜美,蒸煮容易,鸡蛋是家庭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但鸡蛋的作法和吃法,很多人却犯着严重的错误而不知晓,那么,吃鸡蛋哪些作法是错误的呢?有什么危害呢?


3.鸡蛋不宜与糖同煮

  鸡蛋与糖同煮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鸡蛋中加糖,应该等稍凉后放入搅拌,味道不减。

4.炒鸡蛋不需放味精

  鸡蛋中含有氯化钠和大量的谷氨酸,这两种成分加热后生成谷氨酸钠,有纯正的鲜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炒鸡蛋时如果放入味精,会影响鸡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钠,破坏鸡蛋的鲜味。

5.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后忌存放

  一些人常将煮熟的鸡蛋浸在冷水里,利用蛋壳和蛋白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蛋壳容易剥落,但这种做法不卫生。

  因为新鲜鸡蛋外表有一层保护膜,使蛋内水分不易挥发,并防止微生物侵入,鸡蛋煮熟后壳上膜被破坏,蛋内气腔的一些气体逸出,此时鸡蛋置于冷水内会使气腔内温度骤降并呈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可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进入蛋内,贮藏时容易腐败变质。
关键字:鸡蛋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