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睡眠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关键,因为在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要比平时多3倍.但是,只强调宝宝的睡眠时间总量是不够的,还要注意他的睡眠质量.日常生活中,影响宝宝睡眠的事物多,可是不少家长对此的认识还是不清楚,常常进入一下误区中,那么,关于认识影响宝宝睡眠的误区,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认识影响宝宝睡眠的误区
认识影响宝宝睡眠的误区
一.抱着睡能使宝宝有安全感,入睡快.
抱着睡确实可以让宝宝获得安全感,但也容易让宝宝形成依赖性,等宝宝大一点,再想改变就很困难.这种过分依赖心理还会延长宝宝睡眠时间,容易造成入睡困难.这对宝宝养成独立入睡的习惯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宝宝爱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至于睡眠习惯,等他快上幼儿园时再调整就可以了.
0—1岁是宝宝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期,24小时的昼夜节律一般在1岁以内就已经建立了.宝宝四五个月大时睡眠已经比较有规律了,这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良好的睡眠习惯.否则,不良的睡眠习惯一旦形成,再去纠正就很难了.
三.不管宝宝什么时候入睡,只要睡眠的时间总量够了就行.
充足的睡眠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关键,因为在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要比平时多3倍.但是,只强调宝宝的睡眠时间总量是不够的,还要注意他的睡眠质量.入睡越晚,深睡眠所占的比例就越少.而深睡眠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是直接相关的,因为生长激素主要在深睡眠阶段分泌.所以,要让宝宝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8—9点睡觉为宜.
四.宝宝的睡眠时间必须达到他这个年龄段的要求.
虽然每个阶段的宝宝都有睡眠需求量,但这是一个平均值,宝宝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可能睡得少一些.只要宝宝的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体重增长良好,就不用担心.但是如果睡眠时间明显比平均值少,比如一般新生儿要睡16—18个小时,你的宝宝只睡到12个小时,就需要咨询医生,进行生长发育方面的检测.
五.宝宝一定要睡午觉.
如果宝宝已经满3岁了,晚上的睡眠质量很好,而且睡眠的时间总量也够,就能够满足他生长发育的需求,不必要求他一定要睡午觉.而且,如果宝宝白天不睡觉,活动量很大,会消耗很多精力,这样他在晚上会睡得很香,睡眠质量很高.
如何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1.晚餐时间要固定
幼儿的晚饭时间最好是在五点半到六点之间,这样孩子吃完晚饭玩一个小时。七点半就可以准备睡觉,八点钟就可以正式上床睡觉。
由于家长工作繁忙,下班比较晚,回到家要七点钟,八点左右才能吃上晚饭,孩子陪着家长得大多到九十点钟才能去睡觉,这样就会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造成阻碍。
建议:先给孩子吃饭
回家较晚的爸妈最好不要和孩子一起吃晚饭,可以让孩子和保姆或者长辈先吃饭,让孩子养成按时吃饭习惯,而且孩子吃完饭还可以自己玩耍一会儿。如果孩子已经习惯很晚吃饭,可以每个星期让他提前一个小时吃晚饭,这样的话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孩子就可以调整到八点到八点半之间睡觉。家长不要强迫孩子休息,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养成作息表。在时间上,家长至少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来让孩子养成规律、健康的作息表。
2.睡前避免兴奋
吃完晚饭,可以适当让孩子做一些比较安静的游戏或者娱乐,例如看看书、听听音乐,不要让孩子运动得过于剧烈,也不要给孩子看一些恐怖、惊悚类的电视节目,这样的话孩子会非常兴奋,睡眠质量下降。
建议:提前安定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比较容易兴奋,那么下午家长就不能做一些易让小朋友亢奋的活动,也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儿责骂甚至打孩子。
认识影响宝宝睡眠的误区
3.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如果家长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那么就能为孩子创造较好的休息环境:
(1)空气新鲜、温度适中
睡觉之前,要先把房间的门窗打开透气,大概二十分钟就可以,中午睡觉也要打开,晚上睡觉最好把气窗开一点,保证空气流通。如果房间开了空调,最好也通风二十分钟。冬天的房间要温暖,夏天的房间要凉爽。
(2)环境安静、光线幽暗
孩子睡觉时,房间的灯光不可以太亮,家长也不要在家中搓牌、唱K或者进行其他喧闹的活动,一定要给孩子营造安静的环境。
(3)给孩子自己准备一张小床
家长要为孩子准备一张小床,孩子可以躺在在自己的床上,拥有属于自己的枕头和被子,这样的话孩子对床会更加熟悉,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孩子的床可以放在角落,但是要远离窗户,尽量可以晒到太阳,同时不可以太潮湿。小于两岁的孩子,最好和父母在同一个房间;孩子两岁后,如果可以,让孩子睡在自己的房间。
建议:注意床的安全和软硬度
(1)床要有栏杆:床的四周都要装上栏杆,栏杆的高度可以达到小朋友的胸部,这样的话小朋友就不能自己爬出来或者摔伤。
(2)床不能太软:床太软的话会对孩子骨骼的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最好选择比较硬的,但是也可以选择带有一些弹性的木头床、钢丝床或者棕棚床。
(3)使用睡袋:孩子睡在睡袋里,特别是有袖子的睡袋,可以防止孩子着凉。家长最好选择比孩子身长长十到十五公分的睡袋,这样的孩子做动作比较方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有好处。冬天的话,只需要在睡袋上面盖一床毯子或者被子。
4.做好睡前准备工作
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孩子。
(1)几个月大的孩子
每天休息前对孩子说“天都黑了,我们该休息了”之类的话,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有点茫然,
但是时间长了就会知道,当听到这句话,就应该睡觉了。
(2)一两岁的孩子
让孩子一边整理自己的玩具一边准备睡觉,家长可以对孩子讲“现在已经很晚啦,玩具也要休息了,我们快点去睡觉吧!”
还可以通过给孩子洗澡、洗漱来培养他睡觉意识,可以和孩子讲“洗漱一下我们就去休息”,说的同时做动作,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能明白了。
5.实施睡前催眠术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是帮助孩子入睡:
(1)播放催眠曲:家长可以在孩子睡觉前给孩子放催眠曲,例如《摇篮曲》之类节奏缓慢的歌曲。
(2)重复同样的话:每天睡觉前,可以跟孩子重复“小兔子和小花猫都休息了,宝宝也要睡觉了,我们来比赛谁最先睡着。”
(3)讲故事:可以在孩子睡觉之前给孩子讲不超过五分钟的小故事,并且故事情节不要太惊奇恐怖,否则会让孩子更兴奋,可通过讲小动物睡觉的故事来引导孩子入睡。
建议:玩具不要堆在床上
床是用来休息的,不是玩耍区,家长不要再孩子的床上放玩具,也不要让孩子抱着玩偶入睡。
孩子睡觉之前可以和他说“乖宝宝,闭眼睛睡觉啦,我们睡着啦。”这样的话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动入睡的习惯。
6.守着睡着的孩子
对六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睡觉是十分重要的,睡觉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身体生长,但是家长不要以为孩子睡着了就可以离开了,还需要让孩子有安全感,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妈妈不要立刻离开
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孩子入睡的前20分钟,还是在浅睡眠层,孩子很容易被惊醒。因此妈妈要在小朋友附近看看书或者打打毛线,妈妈还可以在孩子睡觉之前告诉孩子“乖宝宝睡觉吧,妈妈会陪着你的。”
(2)不要吵醒孩子
孩子刚刚睡着或者仍然处于浅睡眠状态时,可以能翻动身体或者哼哼一下,这时候家长不要紧张,也不要和孩子说话或者把孩子抱起来。除非情况很严重,不要惊醒孩子。如果家长把孩子吵醒了,孩子可能就不容易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