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在分娩之后,会进入到坐月子阶段。坐月子阶段会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一般说来,这是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出血量不大都属于正常现象。什么是产后出血?到底哪种情况属于产后出血需要及时抢救治疗?
在医学的定义上,产后出血是非常严重的产后并发症,一般情况多发于产后一至两天左右。如不及时抢救治疗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死亡,目前,产后出血也成为了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界定是否为产后出血的症状是根据出血量而定的。在分娩24小时之后出血量达到了500ml即可认定为产后出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产妇都是在分娩两小时内出现产后出血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在产后两小时左右还需要在产房待观察的原因,一旦出现症状即可及时抢救治疗。
这就是产后出血的定义。各位准妈妈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出现产后出血的问题。在每一次的产检是,医生都会根据体质情况进行预估判断,同时提醒准妈妈们需要注意的细节,只要配合医生并多加注意,产后出血属于严重但是并不常见的并发症,所以无须担心太多。
产后出血,很多准妈妈听起来觉得很恐怖。这是在分娩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但是这种并发症并不常见,特别是现在医学技术的成熟,很少会出现产后出血。但是大家了解一下产后出血也是很必要的,一旦发现自己有这样的症状,也有心理准备可以及时治疗。
通常而言,在分娩后其实有出血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是大量出血且止不住的话,那么就需要注意的话。在分娩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如果出现产后出血量超过500ml的话,就可认定为产后出血,这时就需要及时抢救了。这就是产后出血的界定。由于产后出现多发在分娩后两小时左右,因此在分娩后还需要在产房观察,如有特殊情况方便及时治疗。
对于曾经多次怀孕或者做过子宫手术的准妈妈来说,在此次怀孕时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有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产后出血更易发生在曾经多次怀孕或者做过子宫手术的相群体身上。在怀孕初期建卡产检时就需要严格全面地进行检查,并听取医生的建议,并保养身体。同时,对于曾经有过怀孕史的人而言,最好是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后再备孕,这样对自己对宝宝都是最保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