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听觉感受上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于是,对音乐曲调的高低、长短、节奏的快慢有了一定的记忆。因此,我认为在学龄前这一时期进行电子琴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方法的训练是很好的时机。
图片来源于华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掌握中文的人学起日文来就比较容易,会骑自行车的人学会骑摩托车就容易些,会弹电子琴的人学手风琴就很快掌握了它的弹法……类似这些现象,心理学上称为迁移。
“熟练迁移”现象在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学龄前儿童在学弹电子琴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是以他们已具有的一些知识(感性的)去理解他们所碰到的新问题,所以在学习音乐知识和基本技巧方面也存在着大量的熟练迁移现象。
当一个孩子对教师说:“我喜欢弹琴”时,我对他说:“你在琴上弹弹吧”。我问他“你会拍球吗?”孩子回答“会”,我要求孩子用拍皮球的动作弹出一个个单音,孩子很快就纠正了自己的手形,于是非连音的弹奏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教给了孩子。
图片来源于华盖
手臂、手腕的放松是弹琴技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对孩子的教学中却不能去摆弄他的手臂、手腕以造成僵硬的反应,我采用模仿小鸟翅膀飞舞的动作来教会孩子放松的动作(孩子们学小鸟飞的动作时,手臂是很放松的)。由此,孩子也就掌握了“落”、“起”两个弹奏的动作。
二指、四指和三指的第一关节立不起来,于是我问他:“小木工钉钉子是用什么呀?”他很快回答:“锤子!”我说:“你的每个手指都是一个个锤子,你在木板上锤锤看。”经过反复的练习掌握了这个要领后,再到琴上弹就能要求自己的手指像个小锤子了。
孩子在学习识谱时,我让孩子自己画好五条横线,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一条形似鱼(高音谱表)和蜗牛(低音谱表)的谱号拿出来,让孩子辨认,然后我说:“现在,我们把鱼放在上面五条线左边,把蜗牛放在下面五条线的左边”,孩子会很快地摆好它们的位置,于是我同孩子一起说:鱼儿管上面五条线,蜗牛管下面五条线。
图片来源于华盖
在认识音的高低位置时,首先要告诉孩子们认识“间”、“线”位置的高低,孩子通过自己动手画已经知道了“格子”、“空格”(即 “间” )与横线,他就可以把剪好的全音符一个个把它们安放在线和间下,然后,对照教材上的音阶告诉孩子各个音符是上楼梯、下楼梯一样摆的,再把每一级楼梯上的唱名及其在键盘上的位置依次告诉他。然后,再重复几次。这样边做游戏边认谱,孩子学得很轻松。
教孩子学电子琴,如同教其它乐器一样,必须注意孩子的指法训练。“指法”是按乐曲进行情况而安排并确定手指弹奏次序的方法。要对孩子强调左右手并用,并注意无名指和小指的动作。在键盘上,教孩子转换手指的弹奏位置,经常使用顺指(依音、高和、手指次序顺次弹奏)、穿指(右手上行或左手下行时,大拇指从下面快速穿插一两个或三个指头的位置),以及跨指、扩指、缩指、同音换指、异音同指指法。
电子琴的指法训练,应强调手型的健康优美和灵活自如,不可让儿童精神过度紧张,不然会造成幼儿手指肌肉痉挛,这对儿童手指训练是极为不利的。
在儿童电子琴教学中运用了熟练迁移规律,能够促进知识和技能技巧的积极迁移,并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能。学者轻松愉快。这样做,不仅可以有目地培养儿童音乐心理的健康成长,而还可以促其向高级节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