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0-1岁 » 0-1岁饮食 » 哪些孩子需要额外补钙 以下4类宝宝才需要补钙

哪些孩子需要额外补钙 以下4类宝宝才需要补钙

时间:2017-03-17 09:51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很多妈妈对于宝宝的补钙问题都有很多错误的理解,其实大部分宝宝是不需要特别额外去补钙的,只有些宝宝是需要去补钙,那么哪些宝宝才需要去补钙呢?一起往下看哪些孩子需要额外补钙文章,小编会告诉你答案。

  很多妈妈对于宝宝的补钙问题都有很多错误的理解,其实大部分宝宝是不需要特别额外去补钙的,只有些宝宝是需要去补钙,那么哪些宝宝才需要去补钙呢?一起往下看哪些孩子需要额外补钙文章,小编会告诉你答案。

哪些孩子需要额外补钙

  哪些孩子需要额外补钙?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情况。

  第一类:情况就是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出生后, 母亲由于一些身体健康的因素,并不适宜母乳喂养孩子或者自身没有足量的母乳喂养宝宝,这个时候,孩子只能通过非母乳的方式获取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配方奶粉中虽然钙元素的含量也很高,但是毕竟不同于母乳易于宝宝吸收,这样一来,配方奶粉中的钙元素并不能让宝宝完全吸收,而造成宝宝钙摄入的不足。

  第二类:情况就是虽然有母乳喂养,但是母乳中钙量偏低的宝宝。之前说到,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进行补钙,这是基于母乳中的钙含量达标的情况下所得出的结论。一些母亲在母乳喂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缺钙的症状,比如骨骼僵硬,腿部容易抽筋等情况,或是母亲本身体内的钙元素便不充足。这个时候母亲分泌的乳汁中的钙元素便会低于一般母乳中钙元素的含量标准,这也就很难满足宝宝对钙的需要了。

  第三类:情况就是六个月之后,逐渐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孩子在六个月之后,喂养方式一般都是母乳加辅食。这个时候,由于宝宝对于母乳的食用减少,所能从母乳中获取的钙质也减少,而辅食多为易于宝宝食用的米粉之类的食物,其中的钙质也并不是十分丰富。对于此时正在快速成长的宝宝,钙的缺口也会变大。

  第四类:情况就是有牙齿稀松或者个子不高的家族遗传基因宝宝。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牙齿稀松和个子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钙的摄取不足,无法为牙齿和骨骼提供主要的钙成分,这样的宝宝先天缺钙,因此家长更需要加以重视。

哪些孩子需要额外补钙

  新妈不可踏入这4个补钙误区

  误区一:每个年龄段的宝宝都需要额外补钙

  正解:纯母乳喂养半岁以内的宝宝无需额外补钙;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半岁以内如果保证足够奶量也不需要额外补钙。半岁以后视宝宝情况而定。

  并不是每个年龄段的宝宝都需要额外补钙。宝宝出生后1~2周应该每天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帮助钙在肠道吸收沉积到骨头里去。

  1.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半岁内无需额外补钙。母乳每100ml含钙34mg,钙和磷的比例为2:1,相比于牛奶较易吸收。

  配方奶喂养的半岁以内的宝宝,如果每天保证800ml的奶量,一般也不需要额外补钙。配方奶中每100ml含钙量可高达50mg。

  2.半岁以后如果继续母乳喂养或者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如果奶量在600ml左右,多给宝宝吃一些含钙多的食品,如豆腐、海产品等,这样的宝宝一般也不需要额外补钙。如果这个时期宝宝有挑食习惯,可咨询专业医生是否需要补充钙剂。

  3.1~3岁的的宝宝每天饮奶量400ml,再加上其他食物(豆腐、蔬菜)中的钙,一般也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奶量没有达到,又伴有挑食的习惯,可额外补充钙剂,但补充前需咨询专业医生。

  Tips:100ml牛奶含107mg的钙。蔬菜中也含有丰富的钙,蔬菜含钙量比较高的有茴香、荠菜、苋菜等绿叶菜(100g的蔬菜含有120mg左右的钙);黄瓜、西红柿含钙量较低;根块状食物如萝卜、薯类含钙量中等偏上。此外,豆腐、海产品、芝麻酱、坚果中也含有丰富的钙,并且利于吸收,也可作为钙的良好来源。

  误区二:骨头汤、虾皮是食物补钙的最佳选择

  正解:骨头汤中溶出的钙量很少,只有牛奶含量的二十五分之一;虾皮吃的量少,补钙意义不大。

  骨头里的确含有一定的钙,但由于钙不完全溶于水,所以骨头汤里溶出来的钙含量非常少,只有牛奶中含量的二十五分之一,单靠这点钙无法满足宝宝的每日需要。而且建议不要给半岁以内的宝宝喝大骨头汤,如果宝宝习惯了这种较浓口味的食物,以后可能就不喜欢吃清淡的东西了。虾皮很轻,每次炒菜最多只能放5-10克,如果做汤只能放1-2克。虽然100克虾皮中的含钙量最多,但因为吃的量少,得到的钙也就不会太多。而且虾皮中含有微量的亚硝胺类致癌物,放多了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误区三:佝偻病是缺钙引起的,需及时补钙

  正解:佝偻病不是因为缺钙而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

  佝偻病不是缺钙而是缺维生素D,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叫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奶里的维生素D含量是不够的,宝宝生下来1个月左右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按时、按剂量服用维生素D,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最重要的方法。一般来说,6个月以下的宝宝每日补充400个国际单位,6个月以上的宝宝补充400~600国际单位并持续到2岁至2岁半,期间如有疑问,应该咨询医院的保健科医生。

  误区四:检测微量元素和骨密度,可以检测出宝宝是否缺钙

  正解:判断宝宝是否缺钙,应把宝宝的异常表现结合喂养史和补充史来判断。

  目前判断宝宝是否缺钙可以通过测定血浆离子钙、总钙以及有关酶间接反映体内钙营养状况,也可以用双能X线测定骨密度。通过测微量元素中血钙含量的办法,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宝宝是否缺钙。只要宝宝的代谢能力是正常的,骨骼中的钙就会转化为血钙,来维持血钙的正常。如果血钙的浓度都不能保持稳定,宝宝就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抽风,严重的话会出现抽搐。因此,不建议通过测微量元素的方法判断是否缺钙。一般使用超声波测骨密度的方法也不能准确判定宝宝缺不缺钙,只能是一种参考。宝宝缺不缺钙,其实最好是测维生素D缺不缺。此外,小孩出现哭闹、睡眠不好,并不一定是缺钙导致的,要结合宝宝的喂养史和补充史来判定。

  看完以上文章的妈妈,是否已经对哪些孩子需要额外补钙有所了解,如果妈妈有给宝宝喂配方奶粉,那么也无需额外去给宝宝补钙了。

关键字:宝宝补钙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