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怀孕 » 月子 » 产后护理 » 产后子宫复原 复原的方法有哪些

产后子宫复原 复原的方法有哪些

时间:2017-05-26 21:05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现在女性朋友都很注重自己的形体,特别是在产后都想尽快的恢复自己的苗条身材。子宫是母体在怀孕、分娩期间体内变化最大的器官,宝妈们更应该注意产后子宫复原。

  现在女性朋友都很注重自己的形体,特别是在产后都想尽快的恢复自己的苗条身材。子宫是母体在怀孕、分娩期间体内变化最大的器官,宝妈们更应该注意产后子宫复原。

产后子宫复原

  产后子宫复原

  子宫恢复

  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宫体的复原、子宫颈的复原和子宫内膜的复原。

  子宫体的复原

  在胎盘排出之后,子宫会立即收缩,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它的最高处和肚脐的水平同高。以后子宫底的高度,会每天下降1-2厘米,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子宫颈的复原

  在分娩刚刚结束时,因子宫颈充血、水肿,会变得非常柔软,子宫颈壁也很薄,皱起来如同一个袖口,7天之后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7-10天后子宫颈内口会关闭。一直到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才会恢复到正常大小。

  子宫内膜的复原

  胎盘和胎膜与子宫壁分离,由母体排出以后,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会再长出一层新的子宫内膜。产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会全部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刚刚分娩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约手掌大,到产后2周左右,直径已经能缩小到3-4厘米,但产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

  如果子宫里有残留的胎盘或胎膜组织,或产后子宫收缩不好,子宫复原的速度就会放慢。产后的子宫为了恢复原来的大小,需要更有力的回缩,所以在产后一周内妈妈会感到产后宫缩的疼痛,这种宫缩会在妈妈给孩子哺乳时更为明显,但不会令人难以忍受。医学专家认为,多与孩子肌肤接触及哺乳是促进子宫复原的最佳刺激。

产后子宫复原

  产后子宫复原

  产后让子宫快速修复的7个妙招

  不管顺产还是剖宫产,子宫都需要40多天的时间来恢复回原状。分娩后,原本被撑大了快20倍的子宫,将经历一个恢复期。想要子宫恢复得又快又好,需要新妈妈自己做点事儿。

  分娩后,原本被撑大了快20倍的子宫,将经历一个恢复期。想要子宫恢复得又快又好,需要新妈妈自己做点事儿。

  1.不要憋尿

  分娩结束后,新妈妈通常会出现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等症状,再加上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更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撑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因此,分娩后一定要及时排尿,有尿意的时候,尽快去洗手间。

  2 .给子宫部位做个按摩

  为加速子宫收缩,医生一般会在产房内为新妈妈做子宫按摩,并使用子宫收缩药物。新妈妈回到家中,也可以在子宫的部位做个按摩。把手放在肚脐周围,做顺时针环形按摩,以此帮助、促进子宫收缩。

  3.按摩乳房、刺激乳头

  让宝宝吸吮母乳,也会刺激子宫收缩。依照子宫收缩的生理原理,刺激乳头,也会让人体产生子宫收缩素。所以,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都会产生相同的效果,这就是用物理方式来促进子宫收缩的方法。

  4 .避免腹部劳累用力

  新妈妈要避免下半身用力,例如搬重物、蹲的动作,都应尽量避免。还要预防便秘,注意腹部的保暖。可以进行一些产后运动,例如进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产后一周躺在硬床上进行抬腿、提臀,或膝胸卧式运动,能使子宫和下腹有效收缩和复原。

  5.服用生化汤进行调理

  生化汤有化瘀血、补血的作用,化掉的瘀血流出来之后,子宫自然会收缩。所以,生化汤比较适合在产褥期服用,对帮助子宫恢复有显著的效果,具体如何服用请遵医嘱。

  6.产褥期适当动一动

  产后6~8个小时,新妈妈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应下床活动,以利于身体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

  7.早做提肛运动

  所谓提肛,主要就是收缩肛门。自然分娩的妈妈,最好在当天就开始做提肛运动。每次提肛以后要憋住20~30秒,然后放松,每组3~5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每次提肛憋住的时间长短。

  关于产后子宫复原就介绍到这里,缺乏生活经验是我们年轻人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了帮助他们,我们收集了最齐全的育儿以及孕期小知识。

关键字:子宫复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