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分娩,想必这是各位产妈最担心的事情,异常分娩,一般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任一因素的异常导致的分娩困难,对于产妈来说,异常分娩影响大,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异常分娩呢?
如何预防异常分娩
1.做好产前检查。产检可以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异常分娩的可能性,因为诸如胎儿异常、产道异常都是可以提前发现的。发现问题后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提出不同的对策:如果胎位异常,需调整胎位;如果是骨盆狭窄,就要提早和医生讨论,对分娩方式作出不同的预计方案。产前一定要多与医生多沟通,全面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注意贫血的发生,防止妊娠并发症的出现。
2.树立积极的心态。产妇要多了解有关妊娠的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妊分娩,不要有思想负担,调动其积极乐观的情绪,进一步增强其对分娩成功的信心。同时要细心观察产妇的饮食起居,出现问题不要一味用药,要积极寻求更两全的方式。
3.主动配合医生。产妇要有阳光心态,主动配合医生,多多学习妊娠及分娩的相关知识,消除恐惧感。要重视产检,尤其是固定日期的产检,可以帮助女性及早发现问题。
4.理性应对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宫缩乏力的情况,不能慌神,一定要稳定心态;如果是胎位不正的情况要积极配合医生纠正;即使是在保胎时也不可盲目过多使用孕激素;如果针灸顺产法采用无效的话,果断与医护人员沟通,必要时改变生产方式,选择剖腹产。
导致异常分娩的原因
1.产力异常
产力,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产妇分娩时用的力气,这股力可以把胎宝宝和其他相关物排出体外。产力异常也叫做子宫收缩力异常,是导致分娩异常的常见原因。产力异常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后者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宫缩乏力,继而导致胎儿娩出产道困难。
2.产道异常
通俗来说,产道就是分娩时胎儿冲出母体的通道。骨产道异常和软产道异常是产道异常的两大分支,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前者,多为骨盆狭窄,这是直接导致的胎宝宝娩出困难的关键原因。
3.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也常常会导致难产,多是胎位不正,主要有臀位(最为常见)、颜面位,横位等。胎位不正影响的不仅是胎宝宝,还会对准妈妈的身体不利。但是这种异常情况往往能够通过产前检查发现,所以要密切关注产检结果,防患于未然。
4.产妇过度思想压力
不少女性会有产前焦虑症,尤其是临近预产期,思想压力更大。这种状态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甚至影响分娩的正常进行。
异常分娩的治疗
1.保守治疗:
这种方法适用于因产力异常(宫缩乏力)引起的产时延长,同时已排除严重的机械性梗阻,且预计胎儿能够通过产道娩出。
(1)产妇出现疲惫、精神状态不佳的,除给予鼓励安慰之外可配合相应药物辅助:杜冷丁或异丙嗪50mg肌注、安定10mg肌注,或者水化氯醛合剂10—15ml口服。
(2)产妇如果不能吃东西的话,可以用液体补充能量。
(3)在等待分娩的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女性要耐心配合医生,着重要留意胎儿先露部下降情况以及宫颈口的扩张程度,关注胎心音的变化。
(4)一般来说,大部分产妇在经历充足的休息之后就能够顺利娩出胎儿了。需要注意的是,当产妇情况恶化,出现脏器衰竭或者胎心音不规律时,保守治疗就要及时终止。
2.积极处理:
采取积极处理方式的情况:生产中出现机械性梗阻,且情况比较严重的,或者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会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后果,如胎儿脐带脱垂等。
结束分娩:结束分娩的方式要灵活,那么是选择剖宫产还是手术助产要视情况而定。参考的因素有宫缩程度、骨盆宽窄、胎儿大小、产妇的年龄等。
3.针灸催产:
(1)穴位选取
主穴位:足三里、合谷、三阴交。配穴位:横骨、秩边、阴陵泉、次髎、太冲、曲骨、中脘。
(2)用针方法
a.主穴位为主,辅之以配穴位。如果产妇血压偏高则配太冲,食欲不振配中脘,利尿加阴陵泉等。
b.不同的穴位要用不同的针法。对于合谷、足三里要给予中等程度的刺激,用捻转提插之法;而太冲、三阴建议给予较强程度的刺激,交用泻法;秩边则要综合之前两种针法,捻转结合小提插之泻法,用26~28号针,刺入深度不可超3寸;曲骨、横骨直接刺入8分~1寸。余穴用平补平泻法。用针以后,留针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可适当延长至一个钟头,留针期间可以运针。
c.主穴位除了传统用针之外,还可以参照用G6805电针仪,疏密波,电流强度根据病人忍耐度调整。正常妊娠者,用针一次就可以,过期妊娠者,一日两次,分上下午,连续用针3日。
总结:如何预防异常分娩?各位产妈,一定要多加重视喔!要知道,顺利的分娩,不仅对孕妈有好处,对胎宝的好处也不少,因此,预防异常分娩的措施,产妈一定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