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早教 » 行为教育 » 什么是自言自语 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

什么是自言自语 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

时间:2017-01-15 15:22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由于自言自语常多表现在精神病人身上,故长期以来,人们总觉得那些自言自语的人都是不正常的。自言自语也是一种放松 首先告诉你这不是生理疾病,它是由于你长期的心理自卑感造成的。但正常的自言自语不会导致交流障碍。那么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自言自语呢?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自言自语常多表现在精神病人身上,故长期以来,人们总觉得那些自言自语的人都是不正常的。自言自语也是一种放松 首先告诉你这不是生理疾病,它是由于你长期的心理自卑感造成的。但正常的自言自语不会导致交流障碍。那么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自言自语呢?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自言自语 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

▎什么是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中华汉语成语,读作zì yán zì yǔ。意思是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不知道你是否有留意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一些朋友,在面对恐惧的事情或者说心理压力过大时,会自言自语的唠叨。可能在你的眼中,这是一种犯傻的行为,但是通过国外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言自语除了行为上不好看之外,它可是大有用处的,能够增强我们的安全感,缓解心理压力等。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可以缓解压抑的情绪,如害怕恐怖片的人看恐怖片时应该尽量放声大喊别压抑恐惧,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情绪的压抑。

宝宝为什么自言自语

▎宝宝为什么自言自语

  3岁以后的孩子常常边玩边嘀咕,一个人絮絮叨叨地不知在说些什么,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独白。人的语言有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之分,3岁前的宝宝以学习外部语言为主,随年龄的增长其内部语言才逐渐形成。宝宝的自言自语正是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一种过渡。

  这种语言现象有时是在孩子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如:一个孩子在画画,一面画,一面嘀咕:“这是山,山前有个亭子,屋前有条小河。啊,冬天河冻了,小朋友在上面滑冰,小红也在滑……”这种自言自语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把这张画画完为止。这是一种游戏语言,也是行动的伴奏。另一种情况是在遇到困难时发生独白。如:孩子在拼图时遇到困难,就说:“这个放在那里?不对。这是个什么?唉!这应该放这儿。噢!对了,对了。”这时,孩子说话比较简短、零碎,旁人听了难以理解。这就是问题语言,是孩子在碰到困难时,常常在自言自语中寻找解决办法的一种语言。

  孩子的自言自语,不仅是孩子活动的一部分,而且伴随并加速了孩子的活动。它也是一种语言的自我调节机能,能调节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驱除孤独。因此,这种自言自语是正常的,不必加以阻止,因为它有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自言自语是宝宝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学习语言的必经过程。

自言自语有害吗

▎自言自语有害吗

  心理学研究表明:宝宝的自言自语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说话游戏,这类游戏是宝宝发展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宝宝自言自语时往往先要把自己想象成某种角色然后按照这个角色的行为说话。比如,在玩玩具熊的过程中,宝宝可能会把自己想象成小白兔,和玩具熊说个不停。宝宝游戏中的语言可能是爸爸妈妈平时说过的话,也可能是他听过的故事中的对话,可能是语言经验的综合和创造。

▎宝宝自言自语的规律

  2~3岁正是宝宝语言发展从外部语言过渡到内部语言的关键阶段,自言自语其实正是宝宝将外部语言转为内部语言的一种表现。2~3岁的宝宝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需要用具体的语言来帮助自己思考,慢慢地理顺思路,便出现了“自言自语”的现象。如搭积木时,宝宝往往对自己说:“把这个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不要小看宝宝的自言自语,它是宝宝的思维工具,是思维的有声表现。这种自言自语在3岁后达到最高峰,一般在8~9岁完全消失。

关键字:自言自语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