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不要让宝宝太兴奋
专家表示,其实,从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分床睡。孩子出生以后,一般都准备有婴儿床,可以把婴儿床放在父母身边,这样做一是可以使孩子及早脱离父母怀抱,二是防止父母无意中对婴儿的伤害。
孩子三到六岁时,家长应尽量和孩子分房睡觉,最晚不要超过六岁,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尤其是异性家长,陪孩子同床睡,不要超过四岁,长时间坚持陪孩子一起睡,会导致孩子在性取向方面出现异常状况。
蔡劲林建议,在和孩子分床睡的过程中,刚开始会很困难,孩子会不停哭闹,出现不适应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个过程很正常,是必经阶段,家长会产生焦虑和内疚感,此时家长应及时鼓励孩子,最好“温柔地坚持”。>>专家支招:教你怎么与孩子逐步分床睡
蔡劲林说,家长在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过程中,也可以做适当调整,比如第一天,陪他睡一会儿,等孩子睡着以后再离开。一到两周以后,可以提早一点走,等孩子困的时候,找个借口拿东西或者出去一下,就不再回来,让孩子自己睡觉。再过一段时间,可以设置睡眠环境,给孩子开个夜灯,或者把门打开,等孩子睡着以后再离开。
从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分床睡
宝宝不敢独睡是由于缺乏安全感,在黑暗中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父母在培养宝宝独睡时,要注意安抚宝宝的心理,让宝宝有足够的安全感,学会独睡。
1、让宝宝听见你带有保证性的声音。
要让宝宝自己睡,首先要在生活中建立宝宝的安全感。即使是4-6个月的宝宝,对父母的离去或独自一人也会产生紧张情绪。>>妈妈经验让宝宝乖乖分床睡
这时候,无论爸爸妈妈在家里的哪一处,都要让宝宝听见你带有保证性的声音,让他清楚地知道你就在附近,没有丢下他不管。这样的安全感,可以给宝宝增添自己睡的勇气和信心。
2、为宝宝找个娃娃做朋友。
2-3岁的孩子,是真正可以开始学习自己睡的阶段。但这个年龄的孩子会无端对某些事物感到害怕,更不要说独自面对一个大房间了。
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为宝宝找些娃娃做朋友,跟他说这些朋友会爱护他、保护他的;同时给宝宝留一盏小灯,开着房门;当孩子做恶梦惊醒时,不要轻易将他带到大人的房间,而应该陪宝宝留在自己的房间里平静下来,帮宝宝明白自己的房间是最安全的。
3、晚安仪式。
孩子闹起情绪来,想让他很平和、很安静地去睡觉简直不可能。该怎么让宝宝睡前不弄得象打仗呢?首先,要将睡眠时间确定一个常规时间;之后,可以想些安详、平静的就寝仪式来帮助宝宝入睡。例如:讲故事,听轻音乐,跟宝宝说晚安,跟娃娃说晚安,跟爸爸妈妈说晚安。
这样的仪式能让宝宝有更多安全感,觉得他做的事是固定而可预期。轻松舒缓的氛围,容易引起宝宝想睡觉的心情。
4、爸爸妈妈需要克服自己的担心。
或许你早已为宝宝准备好了属于他的小床,只是还下不了决心让宝宝自己睡,总是自己替宝宝担着许多心。那么剩下的问题是:爸爸和妈妈之间该讨论一下了,试着让宝宝自己睡吧。给宝宝信心,相信他能在夜里睡好。只要你们有所准备,即使孩子独睡时临时出现些问题也能有应对的心理准备和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