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1-3岁 » 1-3岁护理 » 四项防护 宝宝安全过冬(2)

四项防护 宝宝安全过冬(2)

时间:2016-10-21 16:56 作者:qpxadmin 点击:
导读:寒冷的冬季来临了。可爱的宝宝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衣。除了吃好、穿暖,妈妈们还有以下四项安全措施需要提前防护。

四项防护 宝宝安全过冬

  防护三:摔伤

  天冷了,宝宝穿得也多了,行动不方便,自然容易摔倒。宝宝摔伤了,与其当时哭天抢地,不如提前掌握一些急救处理方法,减轻宝宝痛苦。

  1. 处理幼儿较轻的摔伤,宜用压迫法,它简单易行,非医务人员也易掌握,且效果较好。

  具体操作如下: 当宝宝摔伤后,立即用指、掌压迫受损部位一分钟,压迫面积要大于受伤面积。如果有破损,就压迫距伤口0.5 厘米的两个远端,不要移动位置,使血管断端马上闭合,既可避免渗出的血管内容物对神经末稍的刺激而减轻疼痛,又能直接减少出血,加快凝血过程,预防皮下淤血、水肿。沾些冷水,压迫效果会更好。压迫法宜早期发现,立即运用。如果血液已渗出血管外,就只能控制症状的发展,而不能避免症状的发生。

  2. 传统习惯,孩子摔了马上揉一揉,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揉”使皮肤受热,皮下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量,使肿块更容易增大;其次,由于不定位的用力,不断挤压,把更多的血液压迫到血管外,使症状加重。

  3. 因孩子太小,一旦发生外伤后不能明确表达部位和程度。所以,在小儿发生外伤时父母不能只看到小儿一般的皮肤损伤,也要注意是否有骨折、脑外伤或内脏破裂出血等。

  4. 婴幼儿四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活动欠协调,支持力量也很差,故外伤后特别是摔伤后,易头部先着地,头部损伤相当常见。婴幼儿头部损伤后应注意观察局部头部有无出血、血肿、颅骨凹陷等。若有出血,可先用清洁纱布覆盖,轻轻加压;若有血肿,先用冷敷。然后及时去医院就诊。

  若宝宝伤后总想睡觉,叫醒后又马上入睡;有否频繁呕吐,特别有喷射样呕吐;有烦躁,精神差,伴有眼角、口角的小抽动或肢体的抽动;有从外耳道及鼻孔处流出鲜血或清水样物质,说明摔伤严重,应及早去医院救治。

关键字:宝宝过冬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