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和育儿效果并非成正比
据报道,在美国,一个家庭将一个孩子从出生起抚养到17岁,低收入家庭所需要的费用是21.1万美元,中等收入家庭约29.2万美元,高收入家庭约48.4万美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社会学家徐安琪表示,养孩子成本增长迅速是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近年我国育儿成本增长速度惊人,教育、医疗等保障体制的改革使家庭自费成本显著上升。
和过去相比,育儿方式在改变:生产方式从多数顺产变为多数剖腹产,不少新妈妈放弃母乳喂养改吃进口奶粉。一些社会机构的商业行为平添许多费用:拍孕妇照、宝宝百日照,动辄上万元的早教课和幼儿园,无形中增加育儿成本。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雷洪教授认为,一切都给孩子最好的,是满足成人的一种心理需求,既然承担得起,就不要抱怨育儿费用太高,因为这是家长的自主选择。
“当然,这些育儿成本里确有不合理成分。”雷教授认为,择校、培优,是家长望子成龙给孩子的额外“滋补”,不少花的都是冤枉钱。
调查发现,对孩子的经济投入和他们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些“牛娃”的家长表示,他们更注重和孩子沟通交流,把精力和经济更多放在培养孩子的观察、表达和生活自理能力,激发自信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上。
专家建议,从小在孩子身上多花些时间、投入更多的感情和素质教育成本,或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