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1-3岁 » 1-3岁护理 » 孩子学唱歌事项 必知声带保护法(2)

孩子学唱歌事项 必知声带保护法(2)

时间:2016-11-09 09:08 作者:qpxadmin 点击:
导读: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类表达、交流感情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柯达伊曾说:“你的喉咙里有一样乐器,只要你愿意使用它,它的乐音比世界上任何小提琴都美”。要使乐器成为大众的音乐有许多困难,而唱歌是使儿童进入音乐天地最自然的途径。

孩子学唱歌必知声带保护法

  四、适当掌握幼儿唱歌的时间。

  就儿童的心理特点而言,长时间的唱一首歌曲会使他们厌烦唱歌,打消孩子们今后唱歌的积极性。从生理角度讲,长时间的歌唱会使幼儿的嗓音变得疲劳,即使是成年人也做不到。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多数老师能够注意音乐课的内容、活动形式上的动静搭配,使孩子劳逸适度,但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或排练节目时,特别是急于完成任务时忽视这一点,致使孩子在长时间的歌唱中,因嗓子过分疲劳而损伤。尤其是哪些积极性较高,唱的较好的孩子,更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嗓音,因为孩子自己是不懂保护嗓子的。从我们考察的那个班来看,就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因此,老师在培养幼儿歌唱时要意识到这一点。

  五、教材的选择要适合幼儿。

  幼儿教师不应该选一些歌唱音域宽广、乐句悠长、内容和情绪都使他们难以理解和感受的超越他们演唱能力的歌曲。幼儿的肺活量小,音域窄,发声器官脆弱。选择这种程度的歌曲教材,会给幼儿的生理器官带来沉重的负担,以致破坏到他们的歌唱能力。所以,老师在选择教材时要考虑孩子的不同生理、心理年龄的发展情况,以便于找到适合他们的歌曲,达到保护幼儿嗓音和培养幼儿歌唱能力及审美能力的目的。

孩子学唱歌必知声带保护法

  六、注意幼儿的饮食起居冷暖适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避免孩子大喊大叫;不要在逆风时大声唱歌;感冒不要唱歌;嗓子疲劳发热的情况下,不要马上吃较凉的食物等等,老师要逐渐地告诉孩子们关于保护嗓音的一些知识,家长也要懂得相关的知识来保护孩子的嗓音。

  七、幼儿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幼儿歌曲常用调的演奏能力。

  保护幼儿嗓音是每位幼儿教师的职责,幼儿教师在掌握了孩子们的歌唱生理、心理特点之时,还要有一定的歌唱与演奏能力。从我们调查的那个幼儿班来讲:一方面,该班老师对幼儿音域的知识不了解;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没有灵活的换调演奏能力,仅用自己熟悉的调来弹,导致孩子们唱歌时声嘶力竭,最终使得一部份孩子声带充血,声音沙哑,生理器官受到损坏。我们建议,幼儿教师在学习幼儿一般常识时,也要不断弥补音乐知识技能的缺憾。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任重而道远。

  声带即是歌唱的精美“乐器”,又是语言交往、表达喜怒哀乐的工具,要适当的使用它,特别是在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这是个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希望引起家长、老师即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字:孩子学唱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