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0-1岁 » 0-1岁护理 » 宝宝掏耳注意事项 如何给宝宝掏耳朵

宝宝掏耳注意事项 如何给宝宝掏耳朵

时间:2017-05-11 10:24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很多人喜欢乱掏耳朵,其实这对身体是十分不好的,尤其是给宝宝掏耳朵,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宝宝掏耳注意事项,经常掏耳朵会有哪些危害,下面都有说明了希望小编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很多人喜欢乱掏耳朵,其实这对身体是十分不好的,尤其是给宝宝掏耳朵,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宝宝掏耳注意事项,经常掏耳朵会有哪些危害,下面都有说明了希望小编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不要随便掏给宝宝耳朵

  孩子的耳朵分泌物会比较多,而且还是喜欢总是无缘无故地掏耳朵,可是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由于小儿的耳朵内膜发育的并不是很完全在没有发育好的情况下去掏耳朵很容易给自己的耳膜带来伤害。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的听力。耵聍平时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如果孩子的耵聍过多、过大或影响听力时,应到医院就诊检查。

  有的家长常常拿掏耳勺或小发卡给孩子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而且也是很危险的。即使宝宝耳朵痒或里面进去异物了也不能擅自处理,否则就有可能和上面的事例一样让宝宝耳膜损伤长大了还有可能影响听力。

  如何给宝宝掏耳朵

宝宝掏耳注意事项

宝宝掏耳注意事项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

  耵聍长住耳道,是耳朵忠诚的卫士,它的油脂能捕获入侵灰尘、细菌;其苦味还能驱逐飞入耳朵的小虫。耳内发痒除耳朵病变外,可能就是耵聍与灰尘、细菌或小飞虫争斗时的反应。有人担心耳垢塞耳朵会降低听觉,其实不会。耳垢多了不要担心,它会随着人的头部摇动以及讲话、进食时咀嚼活动自动脱出。

  如果自己要掏耳朵,只能选择肉眼能看见的耳道口附近的耳屎进行简单处理,而不能去掏耳朵太里面的耵聍。操作时应选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牵拉耳朵使耳道口朝下,促使耳屎自行出来。千万不能用指甲、铁签、发夹等尖锐物掏耳。

  经常掏耳朵的危害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掏耳朵时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便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或因来回搔刮,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水,严重者发生外耳道疖肿。

  2、由于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会使耳朵的分泌物越来越多,所以平时要谨慎掏耳朵。

  3、经常掏耳朵刺激鼓膜发生慢性炎症,鼓膜发红、变厚,外耳道也会流出少量脓液。

  爱干净是个好习惯,但因我们人体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可以说是比较脆弱的一个神经,况且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所以如果经常掏耳朵的朋友现在要特别注意哦。以上关于掏耳朵的危害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述就是小编介绍的关于掏耳朵的危害,大家在生活当中要有所注意哦,千万别经常掏耳朵。

  如何正确掏耳朵?

  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3、如果是油耳,耳屎不易自行干燥和排出,可以自己用医用棉签,蘸少许75%的酒精,平时经常擦拭清洁外耳道。不要经常掏,一般半个月左右掏一次耳朵合适。

  4、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的人,耳屎分泌较多,不易排出会形成硬块,如果耳道内感觉有硬物阻塞,不舒服、特别痒,或者有流水、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发生了耵聍栓塞或出现了炎症,应去正规的耳鼻喉医院进行就诊。

  现在知道怎么正确掏耳朵比较好了吧,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脱脂棉卷成棉签儿,轻轻地把耳屎清理出来。记住不要经常掏耳朵哦。

  洗澡后掏耳朵的坏处

  不管是洗澡大风时候,在平常的时候,很多人也喜欢没事的掏掏耳朵,有的人是习惯问题,有的人感觉不掏就难受,但是您是否知道在洗澡之后掏耳朵可能让您患上外耳炎了呢?

  1、耳屎是啥?掏耳朵有哪些危害

  耳屎,医学上叫盯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耵聍过多却会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有时还会刺激外耳道,使耳道发痒。

  所以,耳屎过多就应把它掏出来。但是我们人体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

  其实我们掏耳朵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轻重的,只是在感觉疼的情况下才会不往里面掏,其实有的时候无形中您已经伤害了自己的耳朵,严重的可能导致您的听力下降,所以说掏耳朵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

  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常掏耳朵容易刺激皮肤鳞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增殖,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同时,还容易将霉菌带进外耳道,使耳道奇痒难忍。如果霉菌生长在鼓膜上,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

  2、外耳炎主要由外部因素诱发形成

  外耳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弥漫性外耳炎由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或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很少为真菌等所引起。

  一般生活中经常性的掏耳朵的话就是会导致外耳道发炎,一般的外耳道发炎是身体中含有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所以说我们在掏耳朵的时候一定要住细菌的感染,最好是少去掏自己的耳朵。

宝宝掏耳注意事项

宝宝掏耳注意事项

  一些人(如有过敏反应,牛皮癣,湿疹或脂溢性皮炎者)特别易患外耳炎。

  外耳道的感染可以是局限的(疖肿),或累及整个外耳道(弥漫性外耳道炎)。较常见于夏天游泳季节,并常称为泳者耳。

  诱发因素包括:进水或各种刺激物,如喷发剂或染发剂液,进入外耳道和由于要拭净耳道导致耳损伤。通过上皮的脱屑,像传送带那样运动由鼓膜外面向外传送脱屑,进行外耳道的自身清洁,患者用棉签人为地清洁外耳道(拭耳),干扰了自身清洁机制。

  由于拭耳的方向和上皮脱屑活动的方向相反,可将碎屑向耳道内推入,促使脱屑聚集。脱屑和耵聍吸收进入外耳道的水,引起皮肤的浸软,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3、预防外耳炎要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

  防治外耳炎主要是控制感染,促使耳朵干燥,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

  其次,要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涂上油膏堵塞外耳道。要及时清除外耳道耵聍或异物。最后,要注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损伤。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宝宝掏耳注意事项,宝宝掏耳朵的一些正确的方法生活当中,如果发现孩子的耳朵里积攒脏东西过多可以选择利用一个小小的棉签来给孩子掏耳朵,动作一定要轻,尽量的不要触碰到孩子的耳膜

关键字:宝宝掏耳朵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