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上爸爸妈妈的夫妇难免会经验不足,有时可能不会观察一些细节,但对于无法开口说话的宝宝来说,父母的留心观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大便更是表示宝宝消化各方面的表现。那么,初生婴儿大便不正常的表现有哪些呢?下面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生婴儿大便不正常的表现
腹泻是宝宝大便异常的一种常见症状,导致宝宝腹泻的原因也有很多,喂养不当或是受凉等都会引起宝宝腹泻。一般宝宝若是摄入的糖含量或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都会导致肠道无法消化吸收,排出的大便会很稀并且会发出酸臭味和夹杂着少量的食物残渣。宝宝进食过多油腻食物也会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引起腹泻。另外,细菌、病毒等的感染也会引起宝宝腹泻,所以要区别宝宝腹泻的原因,对症下药。
宝宝大便干燥也是大便异常的一种,便秘时宝宝的排便会变得异常困难,排出的大便也多像干燥的小颗粒。有时还会出现带有血丝的大便,这有可能是因为排出硬便时肛裂造成的。
宝宝大便异常还有另一个表现形式,就是宝宝排出的大便颜色是绿色的,虽然宝宝食用母乳或绿色菜泥时也会有排出绿色大便的可能。但宝宝如果摄入的乳糖过多或经常吃不饱也会排出绿色的大便的。
总之,父母们要多多留意宝宝的排便情况,一发现有异常,就要及时就诊。
初生婴儿大便几次才正常
婴儿的大便次数主要是和婴儿的饮食相关的,不同的喂养方式会引起婴儿排便次数的不同。以母乳方式喂养的婴儿大便通常都是呈金黄色的,偶尔也会出现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有的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婴儿时期的排便次数通常会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不过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也会逐渐的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若以配方奶粉来喂养婴儿的话,那么婴儿的大便多数都是呈淡黄色或土黄色,会相对比较干燥粗糙,也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另外,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但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有时大便中混有乳色小块时,是因为婴儿对蛋白质和脂肪消化不良所引起的,不用担心。
家长们也不要拿自家宝宝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都有所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初生婴儿大便情况怎么看
对初生婴儿来说,母乳是最好的食物来源了,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也更易被自身吸收。母乳不同于其他食物,所以通过母乳来喂养宝宝的话,宝宝的排便也与其他方式喂养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以母乳喂养时,家长通过观察宝宝大便可以了解到宝宝健康状况,也可以了解母乳的质量,适时调整妈妈的饮食结构。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初生婴儿在吃奶的同时也把乳汁中的营养物质一同吸收,不过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还不健全,所以不法完全消化乳汁中的脂肪,所以宝宝在排便时大便中有时会混杂一些小颗粒的乳状物。这时妈妈可以缩短喂乳的时间或者在喂乳前先喝一杯淡盐水来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若是母乳供应不足时,宝宝的大便可能会呈现绿色粘液状,而且排便次数也会减少。这种情况只要给予足量喂养后,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母乳中糖分如果过高的话会导致糖分在宝宝体内过度的发酵,使宝宝出现肠胀气、大便多泡沫和酸味重等情况。这是妈妈应该注意要限制对糖的摄取量和控制淀粉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