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婴儿出生时眼睛已经能够看见东西了,但他的大脑还不能处理这些视觉,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宝宝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他看到的东西也越来越清楚,这样他就拥有了理解和掌握周围世界的工具。虽然宝宝刚出生时,只能看到抱着他的人的脸,但随着宝宝一个月一个月地长大,他能看清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的。
步骤/方法
0-6个月———“黑白期”
新生宝宝只能看到光和影,吃奶的时候刚好可以看到妈妈的脸,再远则不见。3个月大时已具有三色视觉,但这个时候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尤其是黑白相间的图案,所以此时最好在宝宝眼前20-38厘米处放一些具有黑白对比色的玩具。
6-12个月———“色彩期”
这是宝宝辨别物体物象细微差别能力(简称“视敏度”)的发展关键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颜色对比鲜明的图像和玩具。
1-3岁———“立体期”
孩子能直立行走了,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3D玩具,如特别推出的美赞臣3D视窗玩具,引导宝宝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激发想象力,如各种积木几插接式、镶嵌式的玩具都是对此时的孩子有启智作用的玩具。
3-6岁———“空间期”
通过视觉,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这个时候,家长应利用游戏发展孩子的空间视觉能力,如走迷宫、识别各种标志、各国国旗、学地图、找不同(辨别两张看似相同却有五处不同的图画)等,同时,让孩子使用油画棒、毛笔、橡皮泥等进行绘画训练,是将视觉启智和美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宝宝的视觉发育主要有哪些影响因素呢?
1、内在因素
主要包括包括遗传因素和机体内环境因素。目前的研究主要认为基因是在近视的易患性方面起基础性的作用。在视觉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活动是一个关键因素,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等因素在眼发育的自身塑形方面起保护和修饰作用L2]。NBerardi等口]研究证实,生后视觉发育存在敏感期,在此期间皮层神经元及其突触的数量,结构与功能可随环境发生变化,具有经验依赖的可塑性。KMMurphy等]认为,视觉中枢中视神经元回路的形成是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许多机制,包括NA(N2甲基2D2天门冬氨酸)受体的扳活作用和GABA(氨基丁酸)的抑制性调解作用在视觉塑形的关键时期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些物质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塑形的发动和停止。据研究,生后6个月婴儿的视觉皮层中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变化,如果引起这些变化的时间段明显拖延那么这些儿童的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也会被延后,说明这些神经递质在视觉发育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们也认为这些神经递质的变化同时也影响脑皮层对双眼视觉的整合作用及立体视觉的形成,因此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对视功能的成熟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I。
2、外在因素
主要包括围生期因素,营养因素及外环境因素。
2.1围生期因素HLHall等Ls]对出生时有围生期并发症的儿童作远期的视觉发育情况调查,认为这些高危儿有许多项检查结果(如对比视敏度,立体视觉,色彩的辨别,散光等)都是可疑或异常的。这些高危儿较正常儿更容易患视觉疾病(如弱视,屈光不正)。有资料表明,5O新生儿近视眼的发生与宫内发育迟缓,低体重及早产有关,这些婴儿出生时常伴有视网膜病变;应小燕认为,宫内发育迟缓组新生儿P100潜伏期及幅值较对照组延长及下降,且该组新生儿视力发育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但GMirabellac]认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如果出生时没有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等合并症,那么这些婴儿的对比视敏度及条栅视力与足月儿相比并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