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3-6岁 » 3-6岁疾病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清楚5种因素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清楚5种因素

时间:2017-04-18 17:29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在小儿病例中主要为变应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是导致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因素。此类炎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在小儿病例中主要为变应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是导致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因素。此类炎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可以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其气道具有对刺激物的高反应性。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是什么?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一、呼吸道感染。

  1、呼吸道病毒感染:在婴幼儿期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其他如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偶尔可见。

  2、支原体感染: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不成熟,支原体可以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慢性感染,若处理不恰当,可以导致反复不愈的咳嗽和喘息。

  3、呼吸道局灶性感染:慢性鼻窦炎、鼻炎、中耳炎、慢性扁桃体炎,是常见的儿童上呼吸道慢性局灶性病变,一方面可以引起反复的感染,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反复的咳喘,需要对这些病灶进行及时处理。

  二、吸入过敏物质。

  1岁以上的幼儿,呼吸道过敏逐渐形成,如对室内的尘螨、蟑螂、宠物皮毛和对室外的花粉等变应原过敏,长期持续低浓度变应原吸入,可以诱发慢性气道过敏性炎症,引起机体致敏,并产生气道慢性特应性炎症,促进BHR形成,随着接触变应原时间增加,气道炎症和BHR逐渐加重,往往发展成儿童哮喘。短时间吸入高浓度变应原可以诱发急性哮喘,这类哮喘发作较为突然,多数在环境中变应原浓度较高的季节发作。

  三、胃食管反流。

  由于解剖结构的原因,也有医源性因素(如应用氨茶碱、β受体兴奋药等)可以引起胃食管反流,在婴幼儿尤为多见,它是导致喘息反复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多表现为入睡中出现剧烈的咳嗽、喘息,平时有回奶或呕吐现象。

  四、遗传因素。

  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目前,对哮喘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有多位点的基因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这些基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其他吸入刺激性气体。

  或剧烈运动、哭闹、油漆、煤烟、冷空气吸入均可作为非特异性刺激物诱发哮喘发作,其中油漆散发的气体可触发严重而持续的咳喘发作,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哭闹使呼吸运动加快,呼吸道温度降低或呼吸道内液体渗透压改变,而诱发哮喘发作。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1、吸入给药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哮喘长期控制的药物,优点是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随后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季节性哮喘发作的思儿,可在预计发作前2—4周开始持续、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维持剂量为每日200—400μg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口腔念珠菌感染,可通过清水漱口力口用储雾罐或选用于粉吸入剂等减少发生。

  2、口服给药

  急性发作时病情较重,吸入高剂量激素治疗,短期口服泼尼松1—7天,每日1—2mg/kg(总量不超过40mg),分2—3次。对糖皮质激素依赖型哮喘可采用隔日清晨顿服,但因长期口服泼尼松或地塞米松不良反应大,尤其是正在生氏发育的儿童,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

  3、静脉给药

  对严重哮喘发作应及早静脉给药,常用药物有甲泼尼龙1—2mg/kg,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每日2—3次,一般短期应用,2—5天内停药。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如连续使用10天以上者,不宜骤然停药,应减量维持,以免复发。

  支气管哮喘预防

  哮喘性支气管炎多在幼儿期(3岁以下)起病,常由各种不同的过敏源(如:花粉、灰尘、兽毛、螨虫、细菌等)引起,需要隔离过敏原,此外气候变化、情绪激动也能诱发,所以需要保持心情愉快。

  当孩子患病时,家长要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经常变换体位,多饮水,以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在饮食上,宜清淡,勿食过咸、过甜食物。 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适当通风,但不要有对流风避免患儿再次受凉。病愈后,要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要注意加强防寒保暖,避免因外界气候变化再次引发哮喘。

  避免和控制哮喘诱发因素,减少复发。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的用药计划。制定发作期处理方案。定期随访保健。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只要能够坚持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儿的哮喘能够得到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发作。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