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3-6岁 » 3-6岁疾病 » 小儿肛裂的症状 主要有三种表现

小儿肛裂的症状 主要有三种表现

时间:2016-08-23 08:59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每个宝宝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护理宝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小儿肛裂一般是由长期便秘引起的,其症状以疼痛、便血为主,给患儿排便带来极大痛苦。长期肛裂会造成小儿因恐惧排便而不敢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其生长。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小儿肛裂的症状。

  每个宝宝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护理宝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小儿肛裂一般是由长期便秘引起的,其症状以疼痛、便血为主,给患儿排便带来极大痛苦。长期肛裂会造成小儿因恐惧排便而不敢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其生长。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小儿肛裂的症状。

小儿肛裂的症状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肛裂的症状

  孩子若患肛裂,会有三种典型的临床表现:疼痛、便秘、便血。

  1、疼痛

  肛裂可因排粪引起周期性疼痛,这是肛裂的主要症状。排粪时,粪块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灼痛,但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此期称疼痛间歇期。以后因内括约肌痉挛,又产生剧痛,此期可持续半到数小时,孩子坐立不安,很难忍受,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缓解。但再次排便,又发生疼痛。以上临床称为肛裂疼痛周期。疼痛时还可放射到会阴部、臀部、大腿内侧或骶尾部。孩子会因疼痛而抗拒排便,甚至哭闹不停。

  2、便秘

  孩子因肛门疼痛不愿排便,久而久之引起便秘,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3、便血

  孩子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有少量新鲜血迹,或滴鲜血。不过大出血的情况比较少见。

▼小儿肛裂的原因

  孩子患肛裂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解剖因素

  孩子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且肛门后方承受压力较大,易受损伤,形成肛裂。

小儿肛裂的症状

图片来源于华盖

  2、外伤

  有些孩子有便秘的情况,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由于孩子排便疼痛,惧怕排便所致。

  3、感染

  孩子若患一些其它肛管疾病,如肛窦炎等,患处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也是导致肛裂的原因。

  肛裂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肛裂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整齐、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乳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为肛裂三联征”。前哨痔是因淋巴瘀积于皮下所致,似外痔,由于在检查时因先看到此痔而后看到裂口,对诊断有帮助,故称为前哨痔或裂痔。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脓肿及皮下肛瘘。

  家长需要找出导致孩子肛裂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出最好的治疗方法。

▼肛裂检查

  小儿肛裂可以通过观察孩子肛门情况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一些诊查手段来确诊。一般来说,小儿肛裂除肛门视诊外一般无需特殊检查,但如病因不明或合并其他疾病,则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检查方案。

  1、直肠指诊及内镜检查

  对难以确诊的肛裂可酌情进行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操作时应动作轻柔,以免引起孩子患处剧痛。

小儿肛裂的症状

图片来源于华盖

  2、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位于侧位的慢性溃疡,要想到有否结核、癌、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罕见病变,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鉴别诊断。

  小儿肛裂鉴别诊断方法:

  1、肛门损伤:因肛门检查过于粗暴或大便过于干结或外伤等原因引起孩子肛管损伤,创口新鲜浅表,色鲜红,排便时便血相对较多,疼痛剧烈,裂口可发生于肛门任何部位,多可自愈。有明显外伤史或便秘史。

  2、肛门皲裂:此种情况孩子多伴有肛门湿疹、皮炎、肛门瘙痒症等病证,由于肛门周围皮肤皮革化后易发生皲裂。裂口多分布于肛门周围皮肤,裂口浅表,呈无规律分布的裂纹,疼痛轻,便血少,无肛乳头肥大、哨兵痔等异物突起。也发生在大便干燥时,排便时疼痛;

  3、肛管结核性溃疡:孩子有结核病史,溃疡的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溃疡底部呈污灰色苔膜,混有脓性分泌物,疼痛轻,无哨兵痔,裂口可在肛门任何部位;

  4、克隆氏病的肛门溃疡:孩子有克隆氏病史,曾反复出现腹泻、腹痛、低热等症状,肛管溃疡与肛门瘘管并存。

关键字:小儿肛裂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