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3-6岁 » 3-6岁护理 » 提醒:孩子近视不宜过早配眼镜

提醒:孩子近视不宜过早配眼镜

时间:2016-12-28 10:20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导读:眼镜只能通过光学原理帮助孩子看清楚,并没有治疗近视的功能。而孩子一旦戴上眼镜,就会对它产生依赖感,“用进废退”,眼睛自身的调节功能逐步丧失,结果反而导致视力急剧下滑,度数越来越深。

  中科院视力防护专家季皖中教授指出:6-14岁、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近视不宜过早配镜。戴眼镜不能控制视力下滑。

孩子近视不宜过早配眼镜

  “今年3月份,我发现孩子总眯着眼睛看东西,去医院一检查,已经有150度近视了。赶忙给才上二年级的红红配了眼镜。”这几天,红红的父母又带孩子去查了一次视力,发现原来150度的近视,现在已经成了250度了。近视程度非但没有控制住,反而加深了。

  父母纳闷:“是配的眼镜不好,还是戴眼镜根本无效?”

  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眼镜只能通过光学原理帮助孩子看清楚,并没有治疗近视的功能。而孩子一旦戴上眼镜,就会对它产生依赖感,“用进废退”,眼睛自身的调节功能逐步丧失,结果反而导致视力急剧下滑,度数越来越深。

  未满16岁不宜过早戴眼镜

  中科院视力防护专家季皖中教授说,孩子近视不宜过早配镜。季教授解释说,配镜可以解决孩子目前“看不清”的问题,但近视的根本原因是睫状肌痉挛,由于孩子一般在18岁才发育成熟,在功课繁重以及看电视上网等不断造成用眼过度疲劳的情况下,睫状肌痉挛在配镜后依然会持续恶化,最终导致孩子一次又一次配镜,度数却不断加深,直至高度近视。

  6-14岁是孩子的发育期,也是近视的“易感期”,尚未发育完全的眼组织可塑性大,孩子一不注意就会患上近视。反之,赶在发育期结束前、趁眼组织未定型,及时给予改善,孩子的视力就能得到恢复。对于6-14岁的孩子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近视时间越短、年龄越小、度数越浅、改善越早,视力恢复与防止下滑的几率越高。

  所以,专家建议,未满16周岁的孩子不宜过早配镜。尤其是近视时间不长、年龄小、屈光度在300度以下的孩子,应该通过科学的锻炼,训练来调整手法来改善视力。

孩子近视不宜过早配眼镜

  父母应特别注意,您的孩子有没有以下近视征兆:

  1.近期体检发现孩子视力在0.6-0.8之间或度数持续加深;

  2.经常揉眼,眨眼频率增加,斜视、眯眼看东西;

  3.看电视喜欢往前坐;

  4.出现眼干涩酸胀、怕光、流泪等视疲劳症状;

  5.因视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经常会碰到家长或老师抱怨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眼神涣散,学习的时候经常抄错字或看错行,以及阅读容易疲劳等。家长和老师一般都会认为孩子学习不认真,主动性比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其实不尽然,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孩子得了儿童常见的一种眼病——间歇性外斜视。在临床上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该种斜视时有时无,经常发生在孩子疲劳、瞌睡或身体不适的时候,需引起家长的关注。

  另外,孩子患有明显屈光不正,如远视、散光、近视等情况时,持续看东西尤其是近距离用眼后容易出现眼睛疲劳,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表现出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还有较少见的情况,如孩子双眼协调运动障碍、集合能力不足等双眼视功能异常,也会导致孩子学习时眼睛疲劳,而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家长或老师如果发现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走神,也应该想到带孩子到医院斜弱视专科进行详细的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笔者在临床上曾诊治一名7岁男孩,老师总是向父母反映孩子上课时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而且眼睛总是望向窗外,但是孩子感到非常委屈,认为自己都在认真听讲,只是写作业时眼睛容易累。经过检查发现孩子有较明显的间歇性外斜视,经手术治愈后,父母和老师都反映孩子注意力能集中了。

  专家告诫:警惕近视先兆,及早采取措施。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近视先兆这一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给孩子眼睛进行调整,错失改善视力的最佳时机,最终造成近视,给孩子带来一生的痛苦,也带给父母无法弥补的愧疚。

关键字:孩子近视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