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3-6岁 » 3-6岁护理 » 宝宝秋燥的解决办法 水分的摄入多增加

宝宝秋燥的解决办法 水分的摄入多增加

时间:2016-11-18 14:42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秋季,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易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候。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呼吸频率高,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功能差,所以通过皮肤、肺和肾脏丢失的水分会更多,如果再加上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宝宝在秋季出现秋燥的情况更常见。那么,宝宝秋燥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呢?下面

  秋季,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易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候。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呼吸频率高,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功能差,所以通过皮肤、肺和肾脏丢失的水分会更多,如果再加上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宝宝在秋季出现秋燥的情况更常见。那么,宝宝秋燥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宝宝秋燥的解决办法 水分的摄入多增加

▎宝宝秋燥的症状

  症状1:皮肤干涩

  宝宝的皮肤无比娇嫩,而且对外界的变化很难适应,一旦天气变得干燥,皮肤就容易脱屑、起皮、皲裂。

  症状2:口腔干燥

  口腔干燥就是指宝宝的口腔唾液分泌减少了,别以为这是件小事情,如果不管不顾很容易引起龋齿及其它口腔感染,如化脓性腮腺炎、口腔溃疡、咽喉炎等。

  症状3:烂嘴角

  烂嘴角医学上称为口角炎,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脱屑等,张口还可出血。除了气候干燥外,缺乏B族维生素也是其主要原因。

宝宝秋燥的解决办法 水分的摄入多增加

  症状4:喉咙疼痛

  喉咙干燥也是秋季常见的一种症状,具体表现为喉咙肿痛、嗓子沙哑。喉咙疼的宝宝不爱说话,吃饭、喝奶时都会哭闹。

  症状5:流鼻血

  空气干燥,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腔容易干涩发痒,这么一来有些宝宝就会去挖鼻孔,一旦用力过大就会使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

  症状6:干咳

  人体的肺脏对干燥比较敏感,而宝宝的肺更是娇嫩,秋天经常会出现燥咳。

  症状7:便秘

  天气干冷,便秘宝宝的人数就大大增加。长时间排泄不通畅,会使粪便郁结、干燥,成颗粒状,排便时非常痛苦。

宝宝秋燥的解决办法 水分的摄入多增加

▎宝宝秋燥的解决办法

  一、多喝水

  妈妈可以规定宝宝一天喝多少水,并定时喂宝宝或提醒宝宝自己喝水。秋季,宝宝一般每天需要5~8杯水。除了喝水,水分足的水果,比如梨、苹果、西瓜等瓜果也是不错的选择,父母可以把水果榨成汁给宝宝喝。

  二、寒凉蔬果

  一些食物对"秋燥"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特别要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及梨、苹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等,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

  三、防燥粥

  1、梨粥: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粳米健脾益气,两者煮成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预防秋燥。

  做法:梨2~3个,洗净后去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加水煮粥。

  2、百合银耳粥:百合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粳米益气健脾,三款材料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做法: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粳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粳米同煮为粥。

  3、银耳羹:银耳羹能有效预防鼻子出血等上火症状。

  做法:把银耳泡开洗净后加水熬成琼脂状,然后放进冰糖,待冰糖溶化后就可给宝宝吃。

关键字:宝宝秋燥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