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中学教师谈校园霸凌:“学校往往息事宁人”(2)

中学教师谈校园霸凌:“学校往往息事宁人”(2)

时间:2016-12-28 15:33 作者:小波 点击:
导读:近日,随着“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的持续发酵,关于如何定义“校园霸凌”?被“霸凌”后该如何处理?网络上议论争论不休。

▎“没有引起教育部门重视”

  面对“校园霸凌”管又没法管的处境,梁老师称,主要原因还是“校园霸凌”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导致学校没有“立规矩”、教师不知道怎么管,学生更加肆无忌惮。

  “作为老师我平时能做的就是多提点。”梁老师说,他平时在开班会时常常会有意向学生灌输“会欺负人算什么英雄好汉”、“大家一起找找身边有没有这种欺软怕硬的人”等等。

  “初中生还是很看重别人看法的,欺负人我看不见,但他身边的同学能看见,如果别人对他欺负同学都持有一种鄙视的态度,他也有耻辱心理,情况就会好一些。”但梁老师表示,这样并不能完全杜绝“校园霸凌”。

  他认为,整治“校园霸凌”,一方面学校和教育局要足够重视,将“校园霸凌”列入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旦发现,就予以严惩。

  另一方面,家长也需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自己孩子是个小恶霸,其实很多家长都是知道的,但他们有一个观点:只要不是我的孩子被欺负就行。这种思想就导致一些学生更加肆无忌惮。”

  梁老师表示,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心态也非常两极化,“我的孩子欺负别人行,但不能被别人欺负,一旦孩子被欺负,上天入地也要讨回公道,甚至提出‘以暴制暴’。”

  他认为,家长们在关注“中关村二小”事件、声讨“校园霸凌”时,除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欺负,更应该反思,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欺负过别人。

  安徽宿州的肖老师告诉记者,去年他所在的学校,曾有一名学生长期在班里捣乱,往同学作业本上倒饮料,如果同学有不满的,放学就追着打人。该班的班主任在多次批评无用后,叫来学生父亲,但家长并不认为是什么大问题。

  “家长说这就是孩子天性,那个女老师急了,说你这样教育下去,孩子早晚得进牢房。话刚说完,那个家长上来就给老师一巴掌。”肖老师说,在一些小城镇,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自己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更谈不上教育。

  对此,董老师也颇有同感。“我之前接触过一个孩子,父母都是生意人,从小学开始这个孩子就是班里的‘小霸王’,不好好学习,还总欺负其他孩子,后来老师和家长沟通,但家长并不觉得这种行为很过分,甚至给老师送礼,让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董老师认为,这个孩子的行为虽然不是非常严重的“校园霸凌”,但长此以往,只会从“小霸王”变成“大霸王”,家长后悔也晚了。

  对于“校园霸凌”,董老师并不赞成网友所说的“以暴制暴”,“短期来看学生可以不用吃亏,但从长期来看,还是会滋长孩子的暴力倾向,对孩子未来甚至危害更大。”

  她表示,从目前中国学校对“校园霸凌”的重视程度来看,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一线教师,都要展开教育活动,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对这个问题真正重视起来,这是预防‘霸凌’的重要方面。”

关键字:校园暴力,霸凌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