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良恶”
要区分病态与非病态的心率不齐
心律不齐也分“良恶”,良性就是非病态性,恶性就是病态性。何燕教授表示,要区分病态与非病态的心律不齐,应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状况进行判定,同时要结合一些辅助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来鉴别是否为病态性心律不齐。
第一招,看既往病史和原发病。如果一直身体健康,偶尔出现心律不齐多为非器质性的,可先观察。如果心律不齐多次、反复发作,本人又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则要提高警惕。
第二招,看发作诱因。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大量饮酒、服用某些药物等后出现心律不齐,可能是正常的;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检查。
第三招,看伴随症状。这是判断心律不齐轻重缓急的重要指标,如果发作时伴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大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冷、抽搐、昏厥等,提示病情急重,应立即就医。
第四招,看起病快慢及持续时间。一般说来,如果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病情较重;若起病较缓、持续时间短,则可进一步观察。
第五招,看发作频率。如果发作不频繁,比如每分钟出现早博等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较轻;若每分钟在5次以上或更多,说明病情较重,不可掉以轻心。
第六招,看其他指标。在心律不齐的同时,如果血压、血脂、血糖等明显增高,同时年龄又偏大,则要考虑心血管病变的可能,及早进行全面、系统检查。
第七招,看心电图。经常发生心律不齐,最好做一次动态心电图,持续观察24小时无明显异常,基本上可以排除器质性心律不齐;如果心电图发现异常,则要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