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抱着几十斤重的儿子下楼梯
13:35 回家
做完一天的项目,已经到了下午。5个小时的治疗,陈燕比儿子还累。儿子在做理疗的时候可以休息,陈燕却不能,儿子总要赖着她抱。
更糟糕的是,她吃饭之前忘记了打胰岛素,这让她浑身酸软,“一点力气都没有”。她想找个地方躺下来休息下,可时间不允许,她还急着早点回去跑车。
只是喝了口水,陈燕就牵起儿子往车站走。她太累了,步子明显没有来时走得快。回来时背的书包显得更沉了,像这沉重的生活,仿佛随时可以将她压垮。
的确有这样的时候,陈燕差点就挺不过去。2015年,她被查出了糖尿病,检查时的血糖高达23点几。医生告诉她,这么严重的糖尿病,如果不及时治疗,随时有生命危险。
陈燕犯了难,儿子需要24小时不离人的照顾,如果自己住院,儿子怎么办?她把能求的人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发现没有人可以托付。最终,她只能将儿子送到儿童福利院。
她给儿子买了一套新棉絮,四套新衣服,把这当作生离死别,还写了“遗书”。“如果我治好了,我就来接走他。如果没治好,死了,希望他以后能到我坟上烧炷香。”
从与儿子分别开始,她就哭,在医院治病的时候,她也哭。期间她偷偷跑到福利院去看儿子,隔着玻璃,儿子看见他,就搂着福利院阿姨的脖子哇哇大哭。她看见了,哭得更厉害。
陈燕觉得命运还是眷顾她。治疗了一个多月,陈燕的血糖降了下来,尽管还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却已经不至于威胁生命。
她把儿子从福利院接出来,母子终于团聚。从那时候起,她再次坚定了信念,“他的命就是我的命,我要带着他好好活。”
她每天只打一针胰岛素,如果觉得不舒服,就吃一颗口香糖。“这样我也能坚持。我聋了瘸了都没关系,只要我儿能好,我瘸一辈子都可以。”
在回清镇的面包车上,陈燕和儿子相偎着睡着了。车子嘈杂颠簸,也没吵醒他们。也许,这解乏的小憩会有美梦。
下了车,陈燕牵着儿子去取车。她走一段休息一下。花了将近半个小时,才走到早上停车的地方。
她决定这天下午还是不去跑车了。“真的太累了。”她盘算着,第二天是周六,不用去医院,可以早点起来跑车,“赚回今天的损失。”
15点40分,母子二人终于到家楼下了。陈燕拽着儿子爬楼梯。她弓着背压低重心,以便更好使力。大书包的肩带却总是在她弓背的时候,一次次往下滑,她就用力一次次把肩带拉回原处。就像一直以来,她一次次顶下她生活里的重压。
走到了家门口,她发现一只饮料瓶。这样的瓶子只能卖1毛钱,人们通常会顺手丢弃。但是对于陈燕来说,1毛钱也是希望。她俯身捡起瓶子,扔到自己家的阳台,那里堆了不少这样的空瓶子。在没有太阳的这个下午,它们好像仍然在陈燕的生活里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