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感动!贵州一单身女子悉心照料路边捡来的脑瘫儿子6年(2)

感动!贵州一单身女子悉心照料路边捡来的脑瘫儿子6年(2)

时间:2016-11-09 16:29 作者:小波 点击:
导读:陈燕起得比太阳早。此时的窗外漆黑一片,只有孤单立在路边的路灯,为早晨提供仅有光亮。陈燕悄悄下床、洗漱、准备早餐,以免吵到儿子。她想让儿子多睡会儿,哪怕只有几分钟。因为迎接他们的将是一天的奔波。

▲浩然平时很安静,眼睛里似乎有很多话却说不出来

  05:50 出门

  背起一只黑色的大书包,一手牵着儿子,陈燕出门了。书包大概有10多斤重,里面装着水、饭、尿不湿以及在医院做水疗项目需要的浴巾衣物等。儿子很乖,起床这么早,没有哭闹,一路跟着妈妈。

  在收养儿子的前两年里,陈燕很享受做妈妈的感觉。她给他买小衣服,用婴儿的襁褓把他裹得温暖舒适;她没有奶水,就买奶粉给他喝,这几乎每月要花掉她一半的工资;她给他唱自己唯一会的一首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轻轻悠着他入睡。她努力学着去做一个母亲。

  抱孩子回来没多久,她就带孩子去办了收养手续。在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评估,这个孩子可能是个未足月的早产儿。

  为收养儿子,她和恋爱中的男友分了手。然后又跟全家人闹翻了,除了母亲——陈燕唯一的支持者——家里人都觉得,带着孩子,陈燕这辈子就别想嫁人了。

  对于陈燕来说,这些都没关系,因为她是孩子的妈妈了。尽管众叛亲离,陈燕觉得,她和儿子相依为命的日子也很好。

  儿子一天天长大,从小猫崽儿,长成白皙可爱的婴儿。只有一点似乎不太对劲,孩子太乖了,“几乎不会哭闹,即使哭,也是很小很小的声音。”而且,俗话说,婴儿“三翻六坐九爬”。她纳闷,“我儿两岁多了咋还不会走也不会说话?”

  她带儿子来贵阳的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儿子患有脑瘫,可能与儿子是早产儿有关。如果不干预治疗,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说话走路思考。

  她背着儿子走出就诊室,越走越觉得累。走到妇幼保健院门口那长长的台阶上,她终于走不动了,坐在台阶中央嚎啕大哭,吓得路人都不敢驻足,悲恸得好像全世界只剩下她和儿子。

  哭到哭不动了,她想起儿子该吃饭了,又背起儿子去找吃的。走着走着又想哭。“这几年,把我前面20多年没流的眼泪都流完了。”

  儿子需要治疗,可是她没有钱。2014年,在医院帮助下,她申请到了残联在妇幼保健院设置的、专门为家庭贫困的脑瘫儿童免费康复训练的项目。项目每年进行4个月不间断的治疗。从那时起,她和母亲轮流带着儿子往返清镇和贵阳。

  不幸的是,一年前,母亲患糖尿病瘫痪了。她只能一个人带着孩子上午去贵阳治疗,下午靠跑“残的”挣钱。除了每月400元的低保,跑车挣的钱几乎是母子二人唯一的收入。儿子没人照顾,跑车的时候,陈燕就带着儿子。在儿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陈燕把他放在“残的”的后备箱里;等到儿子长到后备箱放不下,就让他坐在后座。

  每天,她和儿子要在8点过就赶到医院,所以常常出门的时候天还没亮,大街上几乎空无一人。

  路灯下,儿子的身影被拉得老长;而陈燕的影子,则被扯得变了形。陈燕患有糖尿病,为了省钱,她将每天需要打的两针胰岛素,减少到一针。病情无法有效控制,许多并发症找上了陈燕。半年前,她的一只耳朵听不见了;两个月前,她的左腿开始无法伸直,走路一跛一跛。因患病,儿子走路也不利索。她自嘲,“大跛子带着小跛子。”

  从清镇的家里到贵阳的医院有30多公里路程。她当然舍不得开自己的“残的”去。“一个来回加上停车费要几十元。我哪有那个钱。”

  为了省钱,就免不了折腾。她和儿子通常先是开车到距离等车地点最近的一个免费停车场,然后再步行20多分钟,到高速公路口不远处,去等开往贵阳的面包车。

  一路上有些出租车招呼陈燕去坐,20元一位。陈燕连忙摆摆手,“坐不起,坐这个车,我儿都要算钱。还是10元钱的面包车划算。”

  这一天,陈燕的运气不错,刚到了等车地点,就有一辆6点45分出发的面包车。“往常可能要等个一二十分钟,有时候等半个小时。”

  听说陈燕是带着孩子去贵阳治脑瘫,同车的人都叹息,“看着这么好的一个娃儿,可惜了。”

  陈燕愿意向这样的陌生人袒露心声,他们投来的同情里总是夹杂着赞许,能让她独自一人苦苦撑的生活,获得些许安慰。

关键字:脑瘫,抚养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