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四川"悬崖村"登山藤梯变钢梯 适龄儿童将全入学(2)

四川"悬崖村"登山藤梯变钢梯 适龄儿童将全入学(2)

时间:2016-11-01 09:17 作者:小波 点击:
导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勒尔社位于半山腰上,被称作“悬崖村”。从三年前开始,这里的孩子每半个月就要走一次特殊的上学路和回家路:爬顺着悬崖修建的17段藤梯,再走一段没有护栏的崖壁。

四川

▲村民们上下山攀爬的钢梯

  改变:不断脱贫的“悬崖村”

  爬上最后一段钢梯,再走一段山路,就是勒尔社。这里种着玉米、青花椒、核桃等作物,牛羊等牲畜在山坡上吃草。

  按照户籍统计,这里住着60户248个村民。60岁以上的老年有18个,中青壮年有123人,未成年人107人。近几年,十余户村民陆续搬走,但户籍还留在勒尔社。

  莫色子古的父亲莫色日冲说,他家已经在勒尔社居住了7代。在农耕时代,这里算得上是宜居之地: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有大片缓和的坡地,土壤肥沃,农作物收成好,可自给自足。以往,外面的姑娘也愿意嫁到村里。

  即使是大山深处的勒尔社,也抵挡不住时代进步带来的冲击。村民们用上了自来水、太阳能电池板和卫星电视。通过电视,村民们看到了大山以外的世界。

  阿土列尔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介绍,今年1月,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并成立了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目前养了近400只山羊和80多只绵羊。此外,村里还将以补贴的形式,引导村民改变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勒尔社的自然条件,种植核桃、青花椒和脐橙。这样,村民的投入产出比将变高,也更便于携带下山。

  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告诉记者,2014年,勒尔社尚有15户建卡贫困户,现在这一数字下降到2户。

  帕查有格说,勒尔社的实际情况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差,以吃肉为例,村里基本上每家都养有鸡、羊、猪,村民们在彝族年、婚丧事、亲戚到来时都会杀猪宰羊,好客的彝族人甚至会在有远客到来时杀牛迎接。21岁的村民莫色雄体告诉记者,不说顿顿有肉,起码每天还是能吃得上肉的。

四川

▲午后,村民在自家院坝上聊天

  选择:村里的年轻人

  和大部分村庄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莫色雄体代表了勒尔社中渴望走出大山、过上更好生活的年轻群体。莫色雄体觉得上不上学都无所谓,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现在,莫色雄体后悔了。

  辍学后,莫色雄体外出打工。在广东的建筑工地上,莫色雄体一天可以挣170元钱,如果再加三个小时的班,老板会另支付50元。算下来,莫色雄体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

  挣钱很辛苦,这是莫色雄体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家中生病的父亲和正在上学的妹妹,莫色雄体只想挣更多的钱。今年3月,莫色雄体回家带父亲去宜宾和成都看病,都没检查出病因。这几个月,莫色雄体就在雷波县和昭觉县打打零工。村里修建钢梯,他背钢管上山挣了四五千元。他说:“方便村民的事,我肯定要出力,以后回家也方便些。”

  莫色雄体打算过完彝族年后就再出去打工,他想早点攒够钱,到昭觉县城买套房子,以后再把父母接过来,这样无论是看病还是出行,都方便很多。

  也有村民出去转了一圈后就不愿再外奔波。今年25岁的吉巴石呷前几年一直在山东打工,每个月能挣一两千块钱。今年,吉巴石呷回到家乡娶了媳妇。办过喜事后,吉巴石呷打算以后就留在村里。他说,自己没读过两年书,普通话也说不好,在外与人沟通很费劲,而且开销也大,还不如在家养些猪羊。

关键字:儿童,入学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