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怀孕 » 孕期 » 孕期饮食 » 准妈妈常见症状的饮食调养 4大常见症状可用食疗

准妈妈常见症状的饮食调养 4大常见症状可用食疗

时间:2017-04-20 17:02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很多女性,在怀孕之后就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在怀孕之前都没有的,那么出现这些症状之后能不能用食疗的方法来处理呢?一起往下看孕期常见症状的护理文章,希望能帮助到你。

  很多女性,在怀孕之后就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在怀孕之前都没有的,那么出现这些症状之后能不能用食疗的方法来处理呢?一起往下看准妈妈常见症状的饮食调养文章,希望能帮助到你。

准妈妈常见症状的饮食调养

准妈妈常见症状的饮食调养

  准妈妈常见症状的饮食调养

  贫血

  怀孕时,为了传送充足的血液给宝宝,血液的循环量会增加。虽然说血液循环的量增加了,但因为只是血液中的水分增多而已,所以比起怀孕之前,血液变得更是水水的,容易引起贫血。

  饮食面:多摄取小松菜、羊栖菜、蛤蜊、芝麻等铁质含量多的食品,同时也摄取含有优质蛋白质的大豆食品、维他命C丰富的绿黄色蔬菜等等。

  生活面:怀孕时和怀孕前相比,据说铁质的需求量是1.5倍左右,但如果生活上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也无须格外补充营养补充品。请从日常生活开始注意,用心地从饮食中摄取铁质吧。定期产检时若被诊断出贫血,就需遵从主治医生的指示。

  便秘

  有些人虽然以前从来没有被便秘困扰过,但怀孕之后,却因为变大的子宫压迫到直肠,而引起便秘。便秘持续下去的话,也容易造成痔疮,所以务必要注意。

  饮食面:请多摄取地瓜、莲藕等根菜类,海带芽、羊栖菜等海藻类,以及菇类等含有很多膳食纤维的食品,也请摄取足够的水分。

  生活面:请养成做孕妇瑜伽或步行等适度运动的习惯吧。另外,有便意的时候却忍着不排便,可能因此错失时机而引起便秘。不管有没有便意,最好每天都在固定时间去厕所,养成习惯很重要。

  害喜

  害喜是从怀孕前期开始的症状,大多人到第12~16周左右时就会改善。害喜持续的时间长度是因人而异,症状也是各式各样,包括想吐、改变食物嗜好、吃不下东西,或总是嘴馋想吃点什么的状况等等。

  饮食面:若是常常吃不下东西,就在想吃的时候,少量进食,注意不要挑食。在料理中淋上柠檬汁,选择加了酸味的食物,或腌渍菜等清爽的食物,比较容易吃得下。嘴馋的话,要留意少量就好,一点一点地吃东西。并且请在考量到宝宝的营养下,用心选择吃的东西。清凉饮料或冰淇淋等,含有很多砂糖的食物都要避免,改成用当季水果来克服嘴馋吧。

  生活面:吃不下的症状如果持续太久,心里也会变得很不安吧。其实,这个时期的宝宝,因为之前储存在母体内的营养还很充足,所以还不用太过担心。不妨和朋友聊聊天,或是出去走走,转换一下心情就好了。

  如果有这样的症状 请和主治医生讨论:一天吐好几次,体重也减轻了4~5公斤,不只是食物,就连水都喝不下等等。日常生活都无法正常过,因为害喜变得很辛苦的孕妇,请和主治医生讨论改善方法。

  脚的冰冷、水肿

  冰冷和水肿有密切的关係,因身体冰冷影响肾脏功能低下的话,就会出现水肿。怀孕时,腿和腰的冰冷,会形成对宝宝来说很不舒服的环境,所以需要多加注意。

  饮食面:茄子、小黄瓜、苦瓜等夏季蔬菜,芒果、木瓜等热带水果,或是清凉饮料、加了砂糖制成的甜点等,这些食物可能是造成身体比较冰冷的原因,请注意不要摄取过量。

  生活面:孕期在夏天时,注意衣着不要穿太薄,也不要长时间待在冷气房里。孕期在冬天时,有必要注意因运动不足而引起的冰冷。建议在天气好的日子去散散步,或是做做孕妇瑜伽,从身体里面开始暖起来吧。

  建议的对应法:使用姜的泡脚浴

  1)准备一个可以浸泡到小腿深度的水桶或盆子,把一小块姜磨成泥后放进去。

  2)准备适合热度的热水,倒入水桶中约到小腿一半的高度。

  3)把双脚放进水桶中,泡到额头或鼻翼出汗,大约15~20分钟左右即可。这样做可以让身体由内而外开始热起来。

准妈妈常见症状的饮食调养

准妈妈常见症状的饮食调养

  孕期常见症状的护理

  1、恶心和呕吐

  是妊娠头2个月最常见的不适,约会50%的孕妇有不同程度恶心表现,1/3的孕妇有呕吐经历,以清晨最明显,少数孕妇全天频发。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体内激素变化致胃肠平滑肌松弛而发生症状;也有实验证明,此症状与孕妇的焦虑情绪有关。护理工作应首先评估孕妇的现状,而后为孕妇提供缓解措施。根据降低焦虑状态并提供健康环境可减少恶心呕吐的护理原理,指导孕妇全身性的预防措施有休息、放松、保持精神愉快、适当锻炼、保持环境空气流通。

  根据限制胃内食物容量以助改善孕期胃肠蠕动减慢的原理,指导孕妇限制液体摄入量、餐后散步或少量多餐的进食原则,吃2~3块饼干后散步。

  还可以根据减慢活动减少消耗,避免不良刺激可减少恶心呕吐发作的原理,建议孕妇做到静卧20~30分钟后慢慢散步,起床时,着装等动作宜缓慢,避免油炸气味及油腻食物,餐后休息。

  需要强调的是预防第一次呕吐的发生和发生时的控制很重要,因为呕吐一旦成了习惯,则很难克服。呕吐会消耗必要的营养,需注意满足孕妇每日的营养需要。如果症状严重且持续发生,应该及时处理,必要时按医嘱用药以控制症状。

  2、尿频、尿急

  妊娠早期,由于增大子宫压迫膀胱所致。当妊娠12周子宫越出腹腔后,症状自然消失。妊娠晚期,由于胎先露的入盆,膀胱再次受到挤压,尿频现象又重复出现。某些孕妇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时有尿外溢情况。护士需要向病人解释出现症状的原因,只要排除尿道感染情况,尿频、尿急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要为此限制孕妇液体的摄入量,以免导致脱水,影响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同时指导孕妇作缩肛运动,训练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尿频、尿急以及孕期溢尿情况,在妊娠终止后,症状自然消失。如果症状继续存在,表示会阴肌肉过度松弛或盆底有损伤,应该进一步检查、处理。

  3、胃区不适

  孕妇常有反映酸、暖气、上腹压迫感等症状,是由于子宫增大造成胃部受压的结果。再加上孕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部肌肉张力低,尤其胃贲门部括约肌松弛,致胃内容物倒流到食道下段,食道粘膜受到刺激而产生胃区烧灼感,孕妇主诉“烧心”。护理实践提示,饭后立即卧床、进食过多或摄取过多脂肪及油炸食品均会加剧“烧心”症状,故应避免。有人认为脂肪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饭前吃些奶油、奶酷加工食品,有预防“烧心”作用。“烧心”已经出现,再吃奶油制品食物就不起作用。可以服用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制酸剂,但应避免选用含重碳酸钠的食物(如苏打饼干)或药物,以免所含的钠离子促使水潴留,造成电解质的紊乱。指导孕妇选择少量多餐的原则,可以减少胃内容物体积,以缓解症状。

  4、胀气

  怀孕期,由于胃肠道活动减弱,肠内气体常易积聚引起令人不悦的腹胀,多不需特殊治疗。措施是帮助孕妇识别起胀气的食物,指导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过饱情况,以少量多餐方式满足机体的需要。建议孕妇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适当锻炼均能促进肠蠕动,有预防和减轻腹胀的作用。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缓泻剂或软化大便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5、便秘

  造成便秘的原因是增大的子宫推挤使小肠移位、液体摄入及室外活动量减少、孕期肠蠕动减缓、孕期补充铁剂。

  措施是帮助孕妇回顾促成便秘的因素,了解孕妇饮食情况。与孕妇共同讨论并使其理解液体的摄入量、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纤维素食物的重要性,以及定期排便习惯与便秘的关系。鼓励每天适量运动,以助维持良好的肠道功能。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但不能养成依赖药物的习惯。建议孕妇多吃香蕉,不仅获得食物的满足,还能预防便秘,称之谓“非药物性治疗方法”。

  6、背痛

  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孕妇身体重心前移,为保持身体的平衡,必须采取头和肩向后仰,腹部向前突,脊柱内弯的姿势。结果使腰部和后背肌肉、韧带负担加重,则引起不同程度的背痛。此外,过度紧张、疲倦、弯腰或抬举重物,妊娠子宫压迫神经以及骨盆关节松弛(尤其妊娠晚期),也是腰背疼痛的原因。为了预防或减轻腰痛,护士要与孕妇共同讨论预防以及缓解背痛的措施。要使孕妇理解妊娠早期背痛的促进因素,并掌握预防症状发生的应对措施,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疲倦;坐位时,背部靠在枕头上或靠背椅的扶手上;盘腿坐势也有助于预防背部用力。同时指导孕妇通过调整工作台的高度或孕妇的位置,以维持最佳的姿势。建议孕妇有计划地锻炼以增强背部肌肉强度也是预防腰痛的有效措施,例如骨盆摆动运动体操,每日3次,可以减少脊柱的曲度,有利于缓解背痛。孕妇拾取物品时,应该弯曲膝盖而不弯背部,以保持脊柱的平直。

  7、眩晕

  许多孕妇有眩晕现象,尤其在拥挤、空气不流通,人群集聚的场所。促成症状的原因可以是:

  (1)孕妇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出现低血压状态而导致眩晕或疲劳。

  (2)由于过度兴奋或焦虑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换气过度和眩晕。

  (3)妊娠期血液被稀释引起“生理性贫血”或低血糖状态。

  (4)较长时间的仰卧位,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流血量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可致眩晕。

  护理措施是帮助护理对象识别造成眩晕的诱发因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告诫孕妇应该避免:

  (a)过快地变换姿势;

  (b)长时间地站立;

  (c)过度兴奋和精神过度紧张;

  (d)过度疲劳等。指导孕妇采取侧卧位方式尤其左侧卧位,不仅可以改善胎儿血氧供应,还可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引起的眩晕。如果出现的眩晕。如果出现的眩晕症状经上述措施处理后无效或频繁出现时,均应与医师联系,以免延误病情。

  8、下肢肌肉痉挛

  主要指小腿腓肠肌发生疼痛性挛缩,孕期任何时期均可出现,常见于孕期,夜间发作较多。系因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肢神经所致,疲倦、寒冷、不合理的体姿以及体内钙、磷比例失调致神经系统应激功能过强,均可促使发作。措施是监测孕妇摄入的食物中是否有足量的维生素B,被确定缺钙者,有计划摄取牛奶,必要时按医嘱补钙。禁止滥用含钙磷的片剂,以免加重体内钙磷的不平衡情况。还要与孕妇讨论预防及减轻症状的方法,例如:

  (a)避免穿高跟鞋,以减少腿部肌肉的紧张度;

  (b)热敷患处,抬高下肢,按摩腿部肌肉等都能生效。当小腿肌肉发生痉挛时,只要立即伸展肌肉即可缓解。具体做法是让孕妇平卧,护士或家属按住孕妇膝盖(患侧),协助伸直小腿,同时使足背屈,症状即可缓解。有人认为,睡前按摩小腿部,或将脚部垫高后入睡,有助于预防症状的发生。

  9、静脉曲张

  可能发生于下肢,偶尔发生于外阴部。造成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妊娠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所致。持久站立位工作,妊娠晚期腹内压力的增加,都促使症状加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下肢静脉回流状况,则可预防或缓解症状。具体做法是指导已出现症状的孕妇增加卧床休息机会,坐立时注意抬高腿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以示范方式指导孕妇采用直角位置,即平卧位,双腿向上伸直与身体成直角,臀部和脚跟靠墙,每日做数次,每次2~5分钟。晚期妊娠阶段孕妇往往难以接受这种姿势,可以使用弹性绷带。更为重要的是预防症状的发生,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醒孕妇:

  (a)坐势时尽可能抬高腿;

  (b)避免过久站立;

  (c)避免穿环形紧口袜带。

  10、阴道分泌物增多

  妊娠期间,由于激素的作用,新陈代谢旺盛,阴道上皮细胞及宫颈腺体分泌旺盛,致阴道分泌物增多。通常为乳白色,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过常给孕妇带来不适。当发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时,护士要善于识别异常情况,例如分泌物为黄绿色或带血伴难闻的臭味,以及孕妇反映外阴有明显刺激、搔痒等症状,需及时检查明确炎症的性质,予以治疗。如果属于生理现象,护士需与孕妇讨论症状出现的原因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措施,例如勤淋浴,常换内裤,保持外阴部的清洁,促进舒适。并告诫孕妇应该避免穿尼龙质料内裤,推荐使用吸水性好、质地柔软的棉质内裤。

  看完以上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对准妈妈常见症状的饮食调养有所了解,孕妇出现不适症状是孕妇普遍的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的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的发生。

关键字:孕期饮食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