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的女性都小心翼翼的等待宝宝的降临,等到宝宝出生后,以为可以放松一下专心作位好妈妈,但是有些疾病就是趁你不注意时发生,乳腺炎就是很容易在这个时期来犯。那么什么是产后乳腺炎呢?
产后乳腺炎是产褥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为急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而6个月后的婴儿开始长牙,这个阶段乳头也容易受到损伤,应该小心预防;而断奶期更要警惕急性乳腺炎的发生。急性乳腺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经乳头的裂口或血性感染所致。
乳腺炎是哺乳妇女常见的状况,约有五分之一的哺乳妈妈在产后半年内曾发生乳腺炎。乳腺炎通常发生得很突然,症状为乳房的一边会有局部的红肿、胀痛,同时出现摄氏38.5度以上的发烧,也时常让妈妈感觉像得了流行性感冒一样的全身性疲惫或畏寒。甚至有些妈妈有局部硬块,但没有发烧,我们称为乳腺管阻塞。
产后乳腺炎的症状有哪些呢?产后乳腺炎是产褥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为急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所以又称之为哺乳期乳腺炎。急性乳腺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经乳头的裂口或血性感染所致。
早期: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者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更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
化脓期: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脉搏加快、同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常可在4-5日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跳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若为乳房深部脓肿,可出现全乳房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有时一个乳房内可同时或先后存在数个脓腔。
溃后期:浅表的脓肿常可穿破皮肤,形成溃烂或乳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乳漏。较深部的脓肿,可穿向乳房和胸大肌间的脂肪,形成乳房后位脓肿,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