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一种常见的高发行肛肠疾病,特别对于产后新妈来说,痔疮更是高发。还没从宝宝出世的喜悦中出来,产后痔疮这个麻烦就来了,那么,关于产后痔疮,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为什么产后易患痔疮
产后痔疮往往与孕期痔疮直接相关,具体有以下三点原因:
1.妊娠期过多的黄激素影响
孕期女性分泌了较多的黄激素,致使胃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大不如前,降低肠胃蠕动频率、减弱其强度,这些直接使得食物在胃里排空时间延长,进而粪便在结肠中就会因停留时间过长而失少变得干结,这样极易出现产后的痔疮。
2.生产时过度用力
产后易患痔疮另一大因素是在分娩时,女性由于太过用劲摒气,所以增加了对直肠的压迫而导致痔疮。
3.恢复中的子宫依旧压迫脏器
女性分娩后,子宫不会立马恢复到怀孕前的大小,所以一段时间内,膨大的子宫依然会对周围的脏器形成压力,而盆腔静脉回流不畅,肛门受压迫,都会加剧静脉曲张的形成,从而诱发痔疮。
4.产后便秘且排便过于用力
产后由于多种原因妈妈们特别容易便秘,如果大便干硬那么自然排便时需要多用力,如此就可能诱发痔疮。
产后痔疮如何治疗
对于产后痔疮,产妇应根据自身病情对症治疗,尽量避免口服药物,以免药物通过奶水影响婴儿、胎儿的健康。
1.增加饮水
最初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大便干硬。如粗粮(玉米、小米、高粱、燕麦、荞麦、黄豆、赤豆、绿豆)、蔬菜(木耳、海带、菜花、笋干、胡萝卜、芹菜、南瓜、菠菜等)、果仁(核桃仁、瓜子仁、花生米等)以及干鲜水果(香蕉、柠檬等)。
2.科学运动
诸如慢跑、太极拳、瑜伽,也可自我进行腹部按摩,具体步骤是:将右手紧贴脐上4指处,顺时针绕着脐处揉动,一边揉动一边用适度的力道加压,时间最好以一呼一吸揉动一次,三个为一组,休息两个呼吸再重复一次,但要注意之后按摩揉时手压应慢慢,一直到手掌完全紧贴脐处,十组之后结束。此外也可锻炼提肛,或者憋住大便的动作,把肛门括约肌往上提的时候要慢慢吸气、肚脐往里面收,之后再放松肛门括约肌,注意要慢慢呼气,再重复一遍,每天早上晚上都可以试一次,每次做三十回。最好在早晨刚睡醒的时候,仰卧在床上锻炼提肛,有利于养成每天早上起床后解大便的良好习惯,可以加速痔疮的愈合。
3.适当选择外用药
擦药或塞药、软便剂等这些用于外用的药物,能使产妇排便通畅(泻药慎用);坐浴药物浸泡加速血液循环,亦能使自己慢慢不再便秘。泡盆的方式也很不错,一兑入消定比例和温水毒水,泡3天左右,便会有一定的效果,每天早上晚上都可以用一次,每次约泡十分钟至一刻钟,消毒水等须在正规药店购买,并参照说明书使用。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规律对产妇来说十分重要,每天定时排便,最好在早晨7点左右,此时肠经活动,利于排便,从而保持大便通畅。大便之后,肛门周围的皮肤干燥脱皮不可能达到完全干净无菌的要求,由于痔疮极易脱出,导致肛周肿胀发炎,痔疮感染情况日益加重,同时这些污物刺激肛门会引起瘙痒加重感染。所以只要排便之后一定要坚持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干净卫生。内裤也要经常更换,值得一提是,女性内裤须单独清洗,不能与其他衣物混同,有利于保持内裤的卫生,防止二次感染或交叉感染。
5.必要时手术治疗
产后痔疮严重,若瘘管现象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采取手术方式。
如何预防产后痔疮
其实,妈妈们产后养成一些良好的小习惯就能起到预防产后痔疮的作用。
1.适当运动
根据自身体质情况,及早制定锻炼计划,如慢跑,太极等。孕期子宫膨大压迫盆腔是无法避免的现象,但是妈妈们通过适当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减少肠胃的负担,此外还应该保持大便的通畅,以防止痔疮加重。
2.保持清洁
妈妈们保持身体洁净辅以适当的药物同样可以避免产后痔疮。经常洗澡,可以避免恶露刺激病变部位,同时有利于该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痔疮愈合。勤换贴身衣物,选用柔软干净卫生的毛巾,换下的衣物要注意分类清洗。
3.进食讲究
勤喝水,多喝水,清洁肠道,防止大便干燥。产后,随着宝宝的降临,脏腑各器官恢复到正常位置,但没有压迫因素后它们也会减慢肠蠕动,并且生产会导致会阴伤口疼痛使得产妇不敢用力大便,因此妈妈应当多进食少渣食物和半流质食物,保持大便松软防止便秘。
4.锻炼按摩
产后卧床休养时,也应做些适当的锻炼与按摩,以保持肌肉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曲张恶化。排便确有困难时,可借助开塞露等外用润滑药物,切不可强行排便。
总结:产后痔疮,各位新妈,你们对此都有了解了吧。其实,想要解决或是预防这类“麻烦”。了解原因要为先,然后,治疗和预防,就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