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备孕 » 孕前指南 » 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感染,巨细胞包涵体病怎么治疗

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感染,巨细胞包涵体病怎么治疗

时间:2020-06-26 15:22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导读: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感染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感染有两个途径,其传染源共同点都是来自妈妈,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就是通过胎盘将此病毒传给胎儿,而另外一种后天性就是通过产道或母乳感染。无论是先天感染还是后天感染其危害性同样严重。新生儿感染

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感染

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感染

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感染有两个途径,其传染源共同点都是来自妈妈,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就是通过胎盘将此病毒传给胎儿,而另外一种后天性就是通过产道或母乳感染。无论是先天感染还是后天感染其危害性同样严重。

新生儿感染巨细胞包涵体病10%~12%出生时有症状,表现为巨细胞病毒,具体症状包括:高胆红素血症、肝炎、肝脾肿大、出血点、脑畸形(常见的是脑室周围钙化)、脉络膜视网膜炎。

有症状的患儿当中,40%~58%有远期后遗症,最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占10%~15%。出生时没有症状的新生儿,约13.5%有后遗症,主要是感音神经性耳聋以及认知和神经损害症状。

确诊新生儿患巨细胞包涵体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能会减少新生儿的损害,但同时出会存在一些副作用可能会引起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脉络膜视网膜炎、细菌感染等。

巨细胞包涵体病怎么治疗

巨细胞包涵体病怎么治疗

巨细胞包涵体病为细胞内感染,分布广泛。其他动物皆可遭受感染,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所以当检测到感染巨细胞包涵体病我们必须积极地接受治疗。

1、可应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GCV、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但这些药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往往停药后病毒又潜伏地回升。

2、丙氧鸟苷有防止巨细胞病毒扩散作用。如与高滴度抗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合用,可降低骨髓移植的巨细胞病毒肺炎并发症死亡率。

3、要注意做好对症治疗和护理工作,隔离病儿,对其排泄物要进行消毒。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