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早教 » 3-5岁 » 如何应对孩子破坏行为 对症下药

如何应对孩子破坏行为 对症下药

时间:2016-09-07 17:32 作者:yukihunn 点击:
导读:教育孩子方法随之而变,父母不能一成不变方法教育,需要从孩子原因中探寻解决的方法。

  教育孩子前提,要分清什么是破坏性行为。孩子的一些行为从表面上看是破坏性的,耐心分析来看却是有建设性的。如,孩子把闹钟拆开,想了解它怎么会响的;把彩色的玻璃镇纸砸开,想看看里面有没有花等等。孩子就是通过这种貌似破坏的行为,来探索求知事物的。因此,此行为是有益的。然而有少部分孩子经常故意打破学校或邻居的玻璃窗、灯泡,故意搞脏别人晾晒的衣服等,以损坏他人的财物为乐,那就是破坏性行为了,必须引导为辅教育和制止。

如何应对孩子破坏行为

图片来源于华盖

  引起孩子破坏性行为的原因各异,父母要对症下药,其原因大致有:

  1.由于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

  当孩子受到欺侮或讥笑讽刺时,自己又缺乏说理、辩解的能力,于是悄悄地采取破坏性行为进行报复。若然孩子时常受到批评而得不到鼓励或表扬,亦会表现出破罐子破摔地采取严重的破坏性行为,以求得内心暂时平衡感。对于此类孩子行为,家长要耐心引导教育,让他们懂得搞破坏并不能表示自己强大,只会更加失去别人的尊重。

  2.宣泄不愉快的情绪

  有些好发脾气的孩子感到心烦意乱时,就容易把情绪付之于客体,如踢门、乱扔东西、打碎玻璃等。有些孩子在受到挫折、处于极度烦恼、不愉快时,也会通过破坏性行为来发泄怒气,使自己感到痛快。对于这些孩子家长态度要和蔼可亲,及时给予安慰,缓解他的不愉快情绪。其次,要严肃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指出通过破坏性行为来发泄怒气是不对的,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没有好处。

  3.逞能

  有些孩子想在别人面前“逞能”。错误地认为当众敢打碎玻璃、踢门、乱扔东西等表示自己“能干”、“英雄”。对于这些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分清“能干”和“强人”、“野蛮’’的界限,使他们懂得损坏他人财物是一种粗暴行为,只会受到人们的厌恶和唾弃。

  结论而言,通过父母热情耐心的鼓励和引导,尽量减少对他们的压制和惩罚,他们会逐渐认识到这种破坏性行为的害处,并加以克服,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些种子能够发芽长出茂盛枝干,遮荫乘凉作用。

关键字:孩子破坏行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