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1-3岁 » 1-3岁疾病 » 小儿多动症的原因,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原因,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时间:2020-06-09 15:54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导读:小儿多动症的原因很多爸妈对“多动症”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大家对“多动症”这个词的了解往往仅限于字面意思,而多动症并不仅仅是爱动,小朋友都是精力充沛,活泼爱动的,而多动症是和脑神经递质系统紊乱有关,由于后期成长环境的影响也容易诱发儿童多动症,所

小儿多动症的原因

小儿多动症的原因

  很多爸妈对“多动症”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大家对“多动症”这个词的了解往往仅限于字面意思,而多动症并不仅仅是爱动,小朋友都是精力充沛,活泼爱动的,而多动症是和脑神经递质系统紊乱有关,由于后期成长环境的影响也容易诱发儿童多动症,所以看着自己长串下跳的娃发愁的爸妈,赶快跟妈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多动症的成因吧,看看你家宝宝是否有多动症的趋向。


大约85%的多动症患儿是由于额前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

  多动症:多动只是现象!原因在哪里?

  1、遗传因素:大约40%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症,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状的发病率较双卵孪生儿有明显的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 )患病率高,且高于一般孩子,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及癔症者也较多。上述几点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这也是引发多动症的病因。

  2、脑组织器质性受损:大约85%的多动症患儿是由于额前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母亲孕期疾病例如像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分娩过程异常例如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生产1~2年内, 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母亲常有大量吸烟或酗酒史。有上述情况的儿童,发生多动症的机会多,这是引发多动症的病因。

  3、环境因素——铅中毒:儿童多动症的诱因还有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儿童多动症的诱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生物因素: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美国哈佛大学最新医学研究发现,患有多动症儿童的前额叶影像图比正常儿童暗,也就是由于统管注意力和执行大脑中枢神经指令功能的前额叶抑制系统的缺陷,才导致儿童多动症。

  5、神经递质、酶:神经递质、酶的研究结果虽然常互相矛盾,但不失为对本症病因的一种研究途径。

  6、社会、家庭、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破裂家庭、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并影响病程的发展与预后。

  7、其他因素:营养问题、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食品的调味剂或添加人工色素等可能使儿童容易产生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不一定是不停的动,他也会有静的状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主要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多动或者冲动,父母们可以多注意自己的宝宝是否有一些表现,来判断宝宝是否患上了多动症,下面就跟妈网小编一起去了解多动症的一些表现,来判断你的宝宝是否是多动症。


多动症不一定是不停的动

  小儿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1、活动过度:大多始于幼儿早期进小学后表现显著,常常手脚不停、坐不住。上课时小动作不停,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凡能碰的东西部要碰,喜挑逗常与同学斗殴,话多、乱跑、乱跳、爬上爬下、不知危险等。

  2、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短暂、易因外界干扰而分心。学习时不专心,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对来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应。不能自始至终地做完一件事,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东张西望或走神开小差等。

  3、绪不稳冲动任性:会无故叫喊,无耐心做事急匆匆。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怒、易哭、易冲动、常发脾气。个性倔强、固执、急躁、表现幼稚、缺乏荣誉感、不辨是非,有的说谎、逃学、欺骗、有的外出不归、甚至染上恶习。

  4、学习困难: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动带来学习上的困难,记忆辨别能力差、常把"b"写成"d"或把"6"写成"9"等,学习成绩低下,部分儿童存在认识活动障碍和综合分析障碍。有的智力很好,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表现为忽上忽下、成绩波动很大,成绩呈跳板样改变,抓一抓成绩就上去,不抓就下降,甚至造成留级。病程通常为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5、精细及协调动作困难:动作笨拙,如系钮扣、系鞋带、削笔动作不灵活,走路不成直线等。

  6、神经系统体征:常见的如指鼻试验,快速对指试验,轮替试验,翻手试验为阳性。

  专家表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多动症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至7%,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但经学者们长期追踪观察发现,仅有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表现可延续至成年,孩子的幸福岌岌可危。

  通过表现判断小儿多动症情况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罹患多动症呢?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下面是小儿多动症的家庭自测法。


目前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至7%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

  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5、常难以组织工作和学习;

  6、常逃避、讨厌或不愿做要求保持注意集中的工作(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

  7、常常丢失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学校指定的作业、铅笔、书本或工具);

  8、常常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日常生活中容易忘事。

  表现二:多动或冲动行为

  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

  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

  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

  5、经常忙个不停或常像“装上了发动机”似地不停地动;

  6、经常说话过多;

  7、常常别人间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8、经常难以安静等待或按顺序排队;

  9、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活动(如插话或干扰别人的游戏)。 >>多动症or顽皮 教会你科学诊断标准

  结果分析:孩子符合表一中6项以上,可考虑“注意力缺陷障褥”;孩子符合表二中6项以上,可考虑“多动障碍”;两个表均符合6项以上,可考虑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