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1-3岁 » 1-3岁疾病 » 浅谈 小儿腮腺炎的症状和体征(2)

浅谈 小儿腮腺炎的症状和体征(2)

时间:2016-10-06 15:31 作者:qpxadmin 点击:
导读:腮腺炎的病原体为副粘液病毒属的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被感染的唾液污染的物品传染。病毒可能通过口腔侵入。在唾液腺肿胀之前1~6日以至整个唾液腺肿胀期(一般5~9日),在唾液中均可有病毒。现已成功地从患者的血和尿中以及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人的脑脊液

小儿腮腺炎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

  在流行时,典型病例很容易诊断,但散发病例发现较为困难。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采用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均可确诊,感染后常可产生针对可溶性(S)和病毒性(V)的抗体,可溶性抗体在感染后1周内升高并迅速降低,常在6~8个月后消失;病毒抗体一般比可溶性抗体晚出现,但下降缓慢,有一个平稳时期。偶尔一份血清标本也可以作出诊断,尤其是采用补体结合试验,证实有特异性的可溶性抗体时也可确立诊断。血清淀粉酶增高也有助于诊断,如有条件进行病毒学检查,从咽部,脑脊液有时从尿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腮腺炎引起的腮腺及其他唾液腺的肿胀需与其他情况相鉴别。沿着下颌骨排列的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被误认为唾液腺肿胀。若脑炎为腮腺炎的唯一临床表现时,应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区别。

  预防和预后

  尽管有人在2周时腮腺炎复发,但若无并发症,则本病预后很好。青春期后的病人,腮腺炎可能会累及唾液腺以外的器官,其症状可在唾液腺受累之前,之后,或者与其同时出现,也可在无唾液腺受累的情况下发生。

  病人隔离到腮腺肿胀消失。腮腺炎免疫球蛋白和免疫血清球蛋白不起预防作用。

  主动免疫可选用腮腺炎病毒活疫苗。疫苗不会产生局部或全身反应,并仅需注射1次。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对生后12~15个月的小儿注射一次,入学时或在初中时再加强一次。接触病原后接种疫苗不能防止发生腮腺炎。

  治疗

  治疗是对症性的。软食可以减轻咀嚼引起的疼痛。酸性物质(如柠檬汁,果汁)也可引起不适,应避免应用。对头痛和全身不适可适当使用镇痛药。

  如果胰腺炎的恶心和呕吐严重,应停止经口喂养并通过静脉输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并发症也是对症治疗。有睾丸炎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使用阴囊托以减轻张力,应用冰袋冷敷常有助于解除疼痛。皮质类固醇药物可减轻急性睾丸炎的疼痛和肿胀,但通常不必使用此类药物。

关键字:小儿腮腺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