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做法四、预防感冒吃感冒药
感冒药缓解感冒症状,那吃感冒药会不会也能预防感冒?别笑,现实中还真有这种事情发生。2011年3月25日,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家幼儿园,为预防感冒统一安排给180个孩子吃了两天的感冒药。其间,有孩子出现过敏症状。
先拿西药来说,西药抗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通常含有2—5种成分,分别用于缓解不同的感冒症状。如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药能缓解发烧和头痛、肢体酸痛;扑尔敏等抗组胺药能控制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伪麻黄碱则用来缓解鼻塞。如果没有上述症状,感冒药就没有疗效,而且会带来副作用。
中成药里的感冒药同样无法预防感冒。这是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有的宝宝感冒属于风寒型,还有的属于风热型、暑湿型,用药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的症状通常无法准确预测,预防也就无从谈起。当然,更重要的是,中成药感冒药也是对症下药,没有症状时用药自然无效。
Tips:一年感冒超6次需找原因
有人把6岁以前的小孩子称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所以这就是小孩子为什么相对成人来说更容易生病的一个原因。
不过不用认为孩子的一两次生病就是他的免疫功能有问题了。一个孩子一年内感冒6次以下可以认为是正常的现象。如果老不感冒,这才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预示着有可能要生一次大病。
奇葩做法五、接种了流感疫苗就不注意防感冒
换季时节也是流感肆掠的时候,尤其是今年还赶上了H7N9禽流感的流行。许多家长把宝宝带到防疫站接种流感疫苗。不过如果就此认为孩子接种了流感疫苗就相当于上了“保险”,就不用担心孩子的感冒问题了,这种想法可是错误的。
首先,病毒种类很多,普通感冒可能由多达200种不同病原体引起,包括病毒、细菌等,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普通感冒的症状更多是鼻塞、流鼻涕、咽痛和严重咳嗽,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
流感很容易引发急性高热寒战,在1~2天内被感染着的体温可高达40℃,伴随全身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症状,可引发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等并发症,造成婴幼儿、老年人等体弱者等高危人群的大量死亡,危害比普通感冒大得多。
流感疫苗是针对流感病毒某一种分型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作用是促使机体产生针对这一分型病毒的抗体。这种特殊抗体对普通细菌及其他分型的流感病毒是无任何抵抗作用的。因此,认为宝宝注射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感冒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也是不科学的。
Tips:宝宝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事项
带宝宝去医院注射流感疫苗前,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尤其是精神状况,如果发现孩子有些打蔫,可能就是生病了,要推迟疫苗注射的时间。
第二,因为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伤口不能沾水,所以最好事先给宝宝洗个澡,然后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这样既方便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
第三,接种疫苗前应保证休息,避免空腹接种。
接种完疫苗,一定要留在医院观察20分钟,以防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因为不少宝宝在注射完流感疫苗后,会出现低热、头痛、乏力等症状,个别的还会伴有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但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担心,只要注意让孩子适当休息、多饮开水、避免着凉、注意营养,1~2天后反应就会自然消失。
当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干净毛巾做热敷,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钟;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点药。
如果接种后出现的局部反应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退,就应尽快去医院诊治,否则很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