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1-3岁 » 1-3岁疾病 » 5种错误走路姿势 损害宝宝健康(2)

5种错误走路姿势 损害宝宝健康(2)

时间:2016-10-15 14:07 作者:qpxadmin 点击:
导读:宝宝1岁左右双腿开始蠢蠢欲动,在妈妈的不经意间,宝宝竟然可以扶着椅子站立起来。一般到了13个月时,大约有3/4的孩子已经可以摇摇晃晃地自己走了。到了15个月,大部分的宝宝甚至能够边走边推着或拉着玩具玩。但是宝宝学会走路还不够,如果姿势不正确。

宝宝5种错误走路姿势

  4、O型腿,走路像骑马

  通常在2岁以前能够观察到宝宝两侧对称的膝内翻,大多为生理性O型腿,这是会随着宝宝发育而逐渐消失。但若有不对称或角度过大,或是随着年龄增长情况没有改善,那么妈妈就应该考虑宝宝是不是“病理性O型腿”了。

  危害:长期缺钙影响骨骼生长

  如果宝宝是病理性O型腿,大多是因为宝宝缺钙。钙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宝宝缺钙会引起的全身钙磷代谢异常,钙不能正常沉着于骨骼的生长部分,导致骨骼发育畸形。

  表现:宝宝走路时双腿叉开,两腿间形状像个括号,这是典型的O型腿特征,暗示孩子缺钙和维生素D。如果属于比较严重的O型腿,可以去医院矫形。

  小建议:给宝宝补钙。吃母乳的宝宝,钙是够的;人工喂养的宝宝,满月以后每天添加1~2滴浓缩鱼肝油,利用其中的维生素D帮助乳类中的钙的吸收也就行了。另外,不要让宝宝过早站立,否则也容易把腿压弯,导致日后出现O型腿。

  5、X型腿,易摔跤

  儿童成长到一岁半至三岁间,会逐渐腿型的发育会逐渐转变为外翻,两脚并拢时站不稳,两个膝盖朝内扣,外观看起来为X型腿。

  危害:缺钙;不爱运动长不高

  宝宝走路时总夹着大腿,是因为他的双腿呈现x型,而且这种现象一般在不愿意走路、不好动的宝宝中较为常见。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常见原因是缺钙和运动量小。宝宝缺钙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而不爱运动,不愿意走路的话,宝宝的运动量不足,这样会影响着宝宝的身高成长。

  表现:有的孩子双腿并拢站直后,双腿呈现“X”型。这类腿型的孩子走路时一般会夹着大腿,跑步或走路时也较易摔倒。

  小建议:因此,一方面,家长要及时给孩子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另一方面,要积极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也可以多帮他按摩腿内侧肌肉。

关键字:走路姿势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