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0-1岁 » 0-1岁疾病 » 民间祛痱的其他方法 据说都很有效

民间祛痱的其他方法 据说都很有效

时间:2017-04-10 15:12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一到夏天,妈妈想到最多的就应该是祛痱。痱子是夏天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因为宝宝在夏天特别爱出汗,而且新生宝宝的排汗功能并不完全,如果不注意及时擦汗的话,就很容易会堵塞毛孔,时间一长就会变成痱子。现实生活,民间祛痱的其他方法有很多,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

  一到夏天,妈妈想到最多的就应该是祛痱。痱子是夏天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因为宝宝在夏天特别爱出汗,而且新生宝宝的排汗功能并不完全,如果不注意及时擦汗的话,就很容易会堵塞毛孔,时间一长就会变成痱子。现实生活,民间祛痱的其他方法有很多,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民间祛痱的其他方法 爸妈速度get

民间祛痱的其他方法

  民间祛痱的其他方法

  一、苦瓜法。

  将苦瓜捣烂取汁,擦涂患处,痱子翌日即散。

  二、三豆汤。

  将绿豆、赤豆、黑豆,这三种豆子放在一起熬成汤,中医称为“三豆汤”。从入夏就开始喝,减少小儿发生痱子的机会。具体制法:用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宜常服。

  三、艾叶。

  将叶片上的尘垢冲洗干净,加水熬煮,将熬出来的药水洗澡,既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又能防止其它夏季皮肤病的发生,并起到润肤美容的作用。

  痱子的症状

  痱子分为红痱子、白痱子、浓痱子、深痱子几种。其中,新生儿或小婴儿所长的痱子多为细小透明的小水泡,颜色发白,比较浅表,分布密集,俗称白痱子。这种痱子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孩子穿戴过多、强烈日光曝晒或服用退热药突然出大汗所致。白痱子一般不痛不痒,无明显不适,1─2天后可自行吸收,留下少许白色糠状鳞屑。

  另外三种痱子的症状则如下:

  1、红痱子

  又称红色粟粒疹,一般发病比较急,而且是宝宝最常见的痱子。多表现为分散分布、极痒并伴刺痛、烧灼或麻刺感的红色斑疹和丘疹,顶部可以看见针帽大的水疱或脓疱,皮损会融合。暴露于炎热环境数天至数周起病,通常发生在间接摩擦的部位,如肘前窝、腘窝、躯干、腹部和腹股沟。

民间祛痱的其他方法 爸妈速度get

民间祛痱的其他方法

  2、脓痱子

  又称脓疱性粟粒疹。脓痱子是痱子中症状级别最高的,较难痊愈。在发生脓痱前,有其他皮炎导致汗管损伤、破坏或阻塞而诱发,一般由红痱子发展而来。脓疱明显、浅表并与毛囊相分开。瘙痒性脓疱最常见于间擦部位、四肢曲侧、阴囊和卧床儿童的背部。

  3、深痱

  又称深部粟粒疹。由于汗液在真皮上层特别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严重和反复发生红色粟粒疹的患者。皮损为密集的皮色小水疱,内容清亮,不易擦破,出汗时增大,不出汗时缩小。当皮疹泛发时,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面部、腋窝、手足可有代偿性出汗增加,可造成热带性汗闭性衰竭或热衰竭,患者可出现无力、困倦、眩晕、头痛等全身症状。

  以上即是常见的痱子的症状。

  痱子怎么预防

  1、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和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

  2、给宝宝洗澡时可放入适当的花露水,这样能起到杀菌、消炎、止痒的作用。

  3、洗澡时要用温水,禁用热水烫洗,凉水也不好,禁用带刺激性的碱性肥皂。洗后要立即擦干。

  4、洗完澡后,在发作部位涂痱子粉或爽身粉。这类粉剂多含滑石粉及氧化锌,主要作用是吸汗、干燥、清凉等。

  5、室内温度不要太热,要保持室内通风散热,以防止宝宝出汗太多,保持宝宝身体干爽。湿热的环境特别容易长痱子,对痱子的消退也不利。

  6、宝宝的服装要轻薄、柔软、宽大一些,最好是吸水和透气好的纯棉织物,以减少衣服对皮肤的刺激,有利于身体热量的散发。

  7、如果宝宝出汗,要立即用柔软纸巾或毛巾擦拭干净,尤其是婴幼儿颈部和胳膊、腿部关节等容易堆积汗液的地方。

  8、让宝宝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9、带宝宝做户外活动时,不要在太强烈的太阳光下玩耍,应避开夏季最炎热的时间段,并选择气候凉爽的早晚在树阴下玩耍。

关键字:祛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