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血铅超标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尤其对孕妇而言,危害就更大。铅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具有神经毒性,孕妈妈铅高的话则造成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造成宝宝畸形。那么,孕期预防胎儿铅中毒的方法有哪些呢?孕妈妈一定要仔细阅读下文。
孕期预防胎儿铅中毒的方法
▎孕期预防胎儿铅中毒的方法
有的铅中毒在胎儿期就已经开始,如一些从事铅作业劳动和其他暴露于铅环境污染的孕妇,体内蓄积的铅可通过胎盘转移到胎儿体内,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孕妇预防胎儿铅中毒要做到:
一是应注意避免过多的铅接触,主要措施是防止被动吸烟少食罐装食品和饮料;妊娠期不要搞室内装修;不宜用含铅化妆品及使用含铅厨具;避免食用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的食物及一些质检不严格的肉类;避免饮用隔夜第一段自来水,因这段水含铅量较高;避免与食品袋装的食品没有防止上面的字、画、商标与食品直接接触。
二是妊娠期要多食含钙食品及适量补充钙济,可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这是因为人体的铅95%蓄积在骨骼中,通过适量的补钙。
一方面可减少肠道对铅的吸收,另一方面可抑制骨铅的释放,从而达到降低铅对母体、及新生儿的神经毒性,还可逆转内源性铅对母婴的危害,益处多多。一般来说,通过食物补钙是最积极的方式。虾皮骨头乳类黄豆海带豆腐油菜胡萝卜等均含钙丰富,妊娠期要注意食物调配,增加钙的摄入。
▎铅中毒的诊断与分级
根据儿童血液中含铅量的高低,铅中毒可以分为五个等级:
Ⅰ级:小于100微克/升
儿童身体相对健康,比较安全,但如果母亲仍处于怀孕期间,可能会引起胎儿的提前出生,甚至引起流产。
Ⅱ级:100至199微克/升
比正常水平稍高的血铅含量会让神经传导速度变慢,儿童对各种食物的认识辨别能力也会因此有所下降。头部感到眩晕、容易走神、多动、不想吃饭都是这一级的儿童患者会出现的症状。
Ⅲ级:200至449微克/升
这一级别内的儿童患者,体内的矿物质如钙、锌、铁等有所匮乏,生理心理方面的成长速度缓慢,免疫力不及正常儿童那么强,肢体的灵活性不够,眼睛的能见度以及耳朵的能听度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损害,对他人的动作或者问题作出反应的时间较长,对吃饭没有兴趣,腹部会出现疼痛感等。
Ⅳ级:450至699微克/升
由于偏高的血铅含量,患病儿童的性格会反复无常、难以把握,特别容易被触怒,甚至出现带有攻击性的暴力行为。学习对此类儿童来说并不容易,同时他们的心律无法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区间,也难以把握好运动时的节奏。
Ⅴ级:大于或等于700微克/升
这一级别类的儿童患者,体类的含铅量已经达到了人体的极限,所以对儿童自身的伤害也是最大的。儿童机体类的多处器官可能因此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及儿童的性命。脑病、瘫痪都是极易出现的症状。
孕期预防胎儿铅中毒的方法
▎铅中毒对孕妇有哪些危害
当母体血液中铅的浓度超过一定标准限度时就会影响到胎儿,因为铅可以通过胎盘达到胎儿体内。母血铅增加一个单位,新生儿血铅水平可上升0.704微克/升。对于成人来说,血液中的某些毒性物质不能侵犯到中枢神经(脑),以达到保护脑不受侵犯的作用。
然而,由于胎儿或新生儿,这种保护功能还末发育成熟,就是说还缺少血脑屏障的保护功能,故铅可以进入胎儿脑中,造成脑发育障碍。这些胎儿易出现早产,出生后新生儿血液中的铅浓度高,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智力落后。
铅中毒对婴儿的智力发育、生长发育、神经发育、免疫力都会产生影响。每升血液中铅的含量每高10微克,和同龄宝宝相比,智商就会低3到7分。正常孩子的智商一般在80分到90分之间,也就是说血铅含量每高10微克智商就会降低将近十分之一。
铅中毒的母亲在哺乳新生儿和婴儿的过程中仍会继续加重孩子的铅中毒,因为铅可以排至乳汁中。
由上可见,孕妇血铅含量超标对胎儿影响很大,因此要掌握孕期预防胎儿铅中毒的方法,注意脱离铅污染,一定要避免危及腹中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