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0-1岁 » 0-1岁疾病 » 新生儿反应低下的症状 3个方面来解析

新生儿反应低下的症状 3个方面来解析

时间:2017-01-07 16:48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新生儿反应低下是新生儿容易感染的一组临床症状,其特征为患病比例低、无传染性、非特异性。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意外,还有其它情况也会引起反应低下症状,比如重度感染、脱水、酸中毒、呼吸衰竭等。临床上,常用它来作为诊断各类疾病的严重程度的一个依据。那么,关于

  新生儿反应低下是新生儿容易感染的一组临床症状,其特征为患病比例低、无传染性、非特异性。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意外,还有其它情况也会引起反应低下症状,比如重度感染、脱水、酸中毒、呼吸衰竭等。临床上,常用它来作为诊断各类疾病的严重程度的一个依据。那么,关于新生儿反应低下的症状,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新生儿反应低下的症状 3个方面来解析

▎新生儿反应低下的症状

  不同原发疾病引起的反应低下症状各不相同。因此,首先医生会根据症状表象判定其严重程度,然后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症状检测结果来分析并确定原发疾病。

  1.意识障碍

  (1)先后给予患儿使用不同程度的痛觉刺激。轻摇胸部或手指弹脚底,如果患儿无反应再用针刺。

  (2)然后观察新生儿对不同刺激反应情况:

  a.很容易唤醒则是嗜睡,但难以保持觉醒状态。

  b.非疼痛刺激可以唤醒则是迟钝。但不能立刻完全清醒,且难以保持觉醒状态。

  c.疼痛刺激才能唤醒则是浅昏迷或昏睡,但醒后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立即熟睡。

  d.疼痛刺激也不能唤醒则是昏迷,须及时治疗。

新生儿反应低下的症状 3个方面来解析

  2.肌张力减退

  (1)首先查找病因:神经系统或肌肉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

  (2)然后观察症状:胳膊松软,双腿外展,四肢在做被动运动时无反应。另外患儿肘膝关节活动范围会增大。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a.牵拉反应时,从躺下到坐起过程中,头不能跟着身体直线移动,反而会后垂;

  b.直立托起时,肢体肢无力,头摇晃难以垂直;

  c.水平托起时,肢体松软,头摇晃下垂。

  3.体格检查

  (1)检查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2)检查神经系统。比如呼吸节奏、眼球运动时瞳孔大小以及对光反应等等。若有需要,要进一步检查眼底,观察其是否有水肿、出血情况。

  (3)检查重点。比如呼吸衰竭、休克、高烧、体温不升等,另外还有神经系统检查。

新生儿反应低下的症状 3个方面来解析

▎新生儿反应低下的治疗

  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也就是“对症下药”。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两种,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

  1.药物治疗

  感染性疾病:使用抗菌抗炎药品。注意新生儿应慎用甚至禁用多种抗生素。

  新生儿肺炎:采用吸痰、雾化方式,这可以保证患儿顺利咳出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使气道通畅。否则,患儿很可能因为其咳嗽反射发育不成熟,导致气道不通而窒息。但一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a.及时发现治疗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孕妇;b.确保生产环境无菌无毒无污染,避免接生污染;c.保证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就已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2.支持性治疗

  它是对疾病治疗中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症状或副作用进行的治疗。因此,这就要求医生在这一过程中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并加强支持治疗。

  3.预后

  提示病情严重程度。如若同时伴有心率、呼吸减慢,体温下降,说明病情加重,需紧急处理。

新生儿反应低下的症状 3个方面来解析

▎如何预防新生儿反应低下

  1.注意孕期和围生期健康:注意身体健康,防止出现早产、产伤、窒息等意外。

  2.注意产房消毒和保暖:保证产房消毒达标且温度为24℃。如果是羊膜早破生产或者子宫内羊水浑浊,应该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样,若生产过程中缺氧窒息,应及时给予吸氧,预防其感染其他各种疾病,并积极实施治疗。

  3.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消除隔离制度,确保新生儿处在无菌、清洁、无毒的环境中。

  4.注意产妇健康:如若患有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接触新生儿必须戴口罩。

  5.注意新生儿保暖:尤其是严冬季节出生的新生儿。婴儿房温度应设置为24℃,洗澡时室温应设置为26-28℃,水温应设置为38-40℃。

  6.避免新生儿皮肤感染:加强皮肤、粘膜、脐带部位的清洁护理。

  7.保证空气新鲜:保证房间每天通风1-2次。

  8.注意合理喂养:最好的喂养方式就是母乳喂养,这样可以保证新生儿对营养、热量的需求。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