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其实是最缺乏安全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细心观察的话都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只要是有妈咪在,宝宝就尽可能地粘着,赖着,不要任何其他人接近。因为他需要足够的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恰恰在母亲的身上能够找到。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情景,都是充分说明了宝宝严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情景一:外表强悍与内心脆弱
小朋友平时非常容易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头”来取得“胜利”,若老师指出其错误,他则常常用“仰天长啸”表示抗议或者直接“攻击”老师。
情景二:“害怕”或“害羞”的情绪
幼稚园里的新生珍妮小朋友,非常开朗,活跃,和小朋友们相处得相当不错,是个适应性很强的孩子。不过,当和老师交流时,她就完全判若两人了:老师和她说话时,她就像做错事似的,马上将头低下来,眼睛一点也不敢看老师;小手不断地变换摆放位置,神情非常紧张的样子。
老师提问时,明明她刚才和同伴们一起已经大声把答案都说出来了,可是只要老师请她单独回答,她马上就脸涨地通红,说话也结结巴巴、一字一顿了,声音小得象蚊子。
情景三:妈咪在与不在“大变样”
轩仔仔对妈咪的依赖非常严重。在家时:和保姆在一起非常乖,一旦妈咪回来了,则粘着妈咪不放。送入园时,保姆送来园的时候,情绪很好,但是只要是妈咪送,轩仔仔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我要妈咪,我要妈咪,妈咪不要走……”没有妈咪的场合,轩仔仔是懂事、讲道理的;一旦妈咪在身边,轩仔仔则相当任性,蛮不讲理,甚至大声哭闹了。
究其原因,是孩子所获得的“母爱”不够而导致的安全感缺乏。像轩仔仔这一类宝宝,在平常生活中大有人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比率日益增多。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常常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虽然说在物质条件上,孩子们并不缺啥,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最关键的一环--母爱,却往往不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