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3-6岁 » 3-6岁疾病 » 小儿低血糖症的预防,“地贫”是怎么回事?

小儿低血糖症的预防,“地贫”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0-06-12 13:00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导读:小儿低血糖症的预防新生儿大脑发育快,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如果来源不足或生成障碍,引发低血糖的话往往造成严重后果,轻者智力发育迟缓,重者可出现智力低下、白痴。宝宝体内血糖浓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脑损伤程度越重。因此,预防低血糖是一个不可忽视

小儿低血糖症的预防

小儿低血糖症的预防

新生儿大脑发育快,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如果来源不足或生成障碍,引发低血糖的话往往造成严重后果,轻者智力发育迟缓,重者可出现智力低下、白痴。宝宝体内血糖浓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脑损伤程度越重。因此,预防低血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小儿低血糖症?

1、早开奶。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24h内每2小时喂1次,夜间不少喂。

2、补充葡萄糖。对可能发生低血糖的宝宝,生后1h即开始补充葡萄糖。

3、输注葡萄糖。体重低于2kg、窒息儿、复苏困难或时间长者,应尽快给予5%~10%葡萄糖液2~6ml/kg。此时输注葡萄糖液浓度不应太高,以防止高渗血症和高血糖症。

对于经常有低血糖症晕倒小儿,应适度多给予含糖量高的食物,或者一日进餐4~5次,或者在孩子睡前或夜里醒来时让喝一杯奶或糖水,以预防饥饿导致低血糖。

“地贫”是怎么回事?

“地贫”是怎么回事?

  专家根据成小姐的个案,对小儿地中海贫血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或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特点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受阻或完全抑制,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引起慢性溶血性贫血的遗传病。这组疾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夫妻一定会遗传给宝宝吗?

  由此可见,成小姐宝宝的情况应该就是典型的双亲是杂合子携带者不发病,宝宝是纯合子所以发病了。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是由四条肽链所组成的,本病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所致。组成珠蛋白的肽链有4种,即α、β、γ、δ链,分别由其相应的基因编码,这些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可造成各种肽链的合成障碍,致使血红蛋白的组分改变。

  具体举例说,如果决定地贫的基因有A和a两种,其中A是显性的--不发病,a是隐形的--发病,如果是AA,那肯定不发病,也就是正常人;如果是aa,就会发病,也就是地贫患者;如果是Aa,那么因为有显性的A把隐形的a掩盖掉了,所以表现出来的还是A,也就是不发病,只是作为地贫基因的携带者。 成小姐夫妻俩的基因型都是Aa,生小宝宝的时候每人给一个基因凑成一对给宝宝,碰巧两个人给的都是a,于是小宝宝的基因型就是aa,所以就发病了。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