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发病率可达30%至40%,甚至更高。感染流感病毒后,体温会升高,升到38℃以上,会伴随发热、咳嗽、嗓子疼和肌肉酸痛等症状,但出现这些症状也不要太过担心,但是避免和其他人接触,要隔离治疗。如果在37.6℃以上,要注意休息,不要到外面防止病情加重或者交叉感染。
流行性感冒由病毒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有些人得了流感后会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还会出现便秘或者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如果发现有如下症状:高热、头痛、没有力气、全身酸痛,体温升高到39-40摄氏度,极大可能患上了流行性感冒,要马上取得治疗。如服用一些药物退热,隔离病人防止传染他人或令情况更严重,饮食方面多吃一些流质食物,如粥类,饭后用温开水漱口,注意保持口鼻干净清洁。
流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有流感的人咳嗽、喷嚏以及大声说话的时候,病毒会伴随飞沫喷到周围空气中,正常人在呼吸之间病毒会侵入鼻他们粘膜而传染,通过尘埃及日常用品的间接接触传播也有可能。流感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因此患有流感的人不能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应该被隔离开,防止传染他人也防止交叉感染。
流感有多种类型,典型流感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身痛,咽部干痛,可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可见充血,肺部可闻干罗音。发热3~4日后热退,但上呼吸道症状及乏力可持续2周左右;轻型流感症状轻,发病2-3日;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幼体弱者;甲型H1N1流感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表现为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如果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