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典型肺炎,大家直觉一定是非典,在2003年的时候,非典曾经肆虐的侵占过中华大地,并且带去了无数同胞的生命。大家对于它一定是带着一丝愤怒和一丝恐惧。那么非典型肺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1、症状:起病急,起病前有疫区居住史或与同类患者密切接触史,潜伏期约2周(2~14天)。
(1)全身症状:发热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伴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明显乏力等。但老年、体弱、有慢性基础疾病或近期手术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人有腹泻,严重病例可出现心、肝、肾功能损害的相应临床表现。
(2)呼吸系统症状:早期表现为干咳,或少许白痰,偶见痰血。随病情加重,逐渐出现胸闷、气促,甚至出现明显呼吸窘迫症状,即使吸氧亦无法缓解。一般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鼻塞、流涕等)。
2、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与胸部X线表现不相一致,往往胸部X线示两肺广泛性病变,但胸部体检仍无异常发现,部分病人肺部听诊可闻少许干、湿性啰音或肺实变体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常需与各种急性传染性或非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相混淆,需要认真进行鉴别诊断。那么非典型肺炎的病因有哪些呢?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4月宣布SARS的病原为冠状病毒(SARS-CoV),可用Vero-E6细胞孵育分离,电镜下病毒圆形,直径约100nm,周围有包膜,厚度约20nm,呈棒状突起,基底较窄,环形排列,整个病毒颗粒呈日冕状。
病毒颗粒分布于细胞质空泡内及细胞膜内外,由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组成,核酸为单链RNA,经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提示为一新型的冠状病毒,而非原有冠状病毒的变异。
病毒在室内常温条件下,可存活20h,但在室温粪尿中的病毒可存活1~2天,在干燥塑料薄膜表面亦能存活4天,但在56℃ 10min或37℃数小时,感染性即丧失,易被乙醚、氯仿、吐温、乙醇(70%)、甲醛和紫外线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