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3-6岁 » 3-6岁疾病 »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什么,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病因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什么,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病因

时间:2020-06-12 17:12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导读: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什么中耳炎症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什么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什么


中耳炎症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胆脂瘤中耳炎属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三型,有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胆脂瘤性中耳炎属于第三型,也是中耳炎中最为严重,且易造成并发症的一型。

本病为鳞状上皮组织在中耳、乳突内的生长。所谓胆脂瘤,就是中耳里脱落的上皮的堆集,越聚越大,不断地向四周扩张,从而造成邻近的骨质破坏,向上,向内向后都是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一旦破坏到神经会造成面神经麻痹,向颅内扩张会形成脑脓肿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所以,一经诊断是胆脂瘤性中耳炎,就必须手术治疗,预防并发症。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病因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病因

胆脂瘤型中耳炎产生的原因有什么呢?关于本病的成因比较公认的学说有以下几种:

1、内陷袋学说

由于咽鼓管功能不良和中耳炎遗留的黏膜水肿、肉芽、粘连等病变,中耳长期处于负压状态,导致中耳膨胀不全。受上鼓室长期高负压的影响,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向内凹陷,局部逐渐形成内陷囊袋,内陷囊袋不断加深,囊内角化上皮增生,上皮屑出现堆积,排出受阻,囊袋不断膨胀扩大,周围骨质遭到破坏,终于形成胆脂瘤。

2、上皮移行学说

鼓膜大穿孔或后方边缘性穿孔,鼓沟骨质裸露,外耳道皮肤越过骨面向鼓室内生长,深达上鼓室或鼓窦区,其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质堆积于该处而不能自洁,逐渐堆积,聚集成团,形成胆脂瘤。

3、基底细胞层过度增生学说

鼓膜松弛部的上皮细胞通过增殖形成上皮小柱,破坏基底膜,而伸入上皮下组织,在此基础上产生胆脂瘤。

4、化生理论

鳞状上皮化生是指正常的黏膜上皮被角化性鳞状上皮所取代,但脱落的角化物质一般不堆积。如化生的角化性鳞状上皮伸入鼓窦或鼓室,脱落的焦化物质发生堆积,可形成胆脂瘤。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