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3-6岁 » 3-6岁疾病 » 如何预防宝宝上呼吸道感染,宝宝睡觉打呼噜原因

如何预防宝宝上呼吸道感染,宝宝睡觉打呼噜原因

时间:2020-06-12 17:12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导读:如何预防宝宝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作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在宝宝的身上发生的比较多,家长们应该做好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帮助宝宝尽快的恢复健康,健康的成长。宝宝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注意卧床休息,等症状缓解后适当活动。

如何预防宝宝上呼吸道感染

如何预防宝宝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作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在宝宝的身上发生的比较多,家长们应该做好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帮助宝宝尽快的恢复健康,健康的成长。

宝宝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注意卧床休息,等症状缓解后适当活动。

2、体温较高时要多喝温水,发热时不要”捂汗”。对于这点,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尤为要注意, 夜间,孩子的体温容易骤然升高,一定要加强体温监测,防止高温惊厥。

3、饮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4、平时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5、父母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帮宝宝增减衣服,沙尘天气尽量不要外出。

6、居室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经常通风换气。

7、感冒流行时,应尽量少带婴幼儿去公共场所。

8、应尽量避免婴幼儿与感冒患儿一起玩耍,防止交叉感染。


宝宝睡觉打呼噜原因

宝宝睡觉打呼噜原因

宝宝还小,本身鼻道较狭窄,容易阻碍气流通过,一旦身体出现异常症状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鼻子就容易通气不畅,宝宝熟睡后也就打起呼噜来了。实际上,宝宝打呼噜通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各位妈妈要注意分清:

生理性打呼噜:

1、哭闹次数频繁

  宝宝容易哭闹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频繁哭闹,宝宝的咽喉部及鼻咽部粘膜容易充血、水肿,让呼吸道的变窄,另外,哭闹还会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加,不利于气体的流畅,进一步加重宝宝睡觉打呼噜的症状。

2、睡姿不正确

  宝宝睡姿不当也会引起打呼噜现象,比如宝宝睡着后出现头部后仰,就容易导致呼吸不畅,进而引起打呼噜。

3、枕头高度不适

如果宝宝睡的枕头过高,会导致宝宝颈部过曲,增加呼吸道原有的生理弯度,进而导致呼吸不畅通。

病理性打呼噜:

1、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鼻咽腔中的淋巴组织,宝宝鼻咽部的腺样体肥大也会引起打呼噜,不过,宝宝腺样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因腺样体肥大而造成长期鼻塞或严重的打鼾,就是一种疾病了。

2、扁桃体肥大

  如果宝宝反复感冒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就容易导致扁桃腺发炎而肥大,这类疾病也会引起宝宝睡觉打呼噜。

3、“小下巴症”

  病症为宝宝因下巴过于狭窄,导致下颚骨往内缩,压迫到上呼吸道,从而出现打呼噜现象。不过,这种病症一般在新生儿时期就容易被医生诊断出来。

4、发育异常

  如果宝宝先天性鼻咽喉部结构的发育异常,造成上呼吸道狭窄,也会引起呼吸道气流不畅的现象。

5、身体肥胖

  如果宝宝身体比较肥胖,口咽部的软组织就会脂肪增多、增厚,从而导致咽腔狭小,气体进出不畅,睡觉时出现打呼噜。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