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3-6岁 » 3-6岁疾病 » 儿童遗尿吃什么药 可服用氯丙咪嗪

儿童遗尿吃什么药 可服用氯丙咪嗪

时间:2017-04-16 15:53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长期以来很多家长都不认为尿床是一种病,认为知识孩子玩累了,喝水多了或者是认为孩子懒,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造成的,并且由于长期照料患儿感到疲惫不堪而责备和打骂孩子,实际上尿床主要是因为排尿的神经中枢功能不健全以及对有关神经支配不灵而引起的。那么儿童遗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都不认为尿床是一种病,认为知识孩子玩累了,喝水多了或者是认为孩子懒,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造成的,并且由于长期照料患儿感到疲惫不堪而责备和打骂孩子,实际上尿床主要是因为排尿的神经中枢功能不健全以及对有关神经支配不灵而引起的。那么儿童遗尿吃什么药呢?

儿童遗尿吃什么药

儿童遗尿吃什么药

  儿童遗尿吃什么药

  服用氯丙咪嗪,每天睡前1小时服药1次,一船见效后持续服药3个月,然后逐渐减量,用同样的剂量每2天睡前服药一次,持续一个半月。再每3天服药一次,持续一个半月,以至停药,总疗程6个月。

  采用小剂量氯丙咪嗪配合治疗。其作用机制是该药对膀胱具有抗胆碱能作用,使膀胱容量扩大,并可刺激大脑皮层,使患儿容易惊醒而起床排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个别患儿在治疗开始时,可出现睡眠不安,胃口下降,容易兴奋的现象,一般未经处理约1—2周可自行消失。

  如果患儿的遗尿现象一旦有所好转,千万不可中断训练,否则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以致前功尽弃。这也提示,在遗尿症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巩固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儿童遗尿行为疗法

  1、设置日程表

  从治疗第一天起,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一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一次。

  2、建立条件反射

  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要鼓励患儿自己去而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3、膀胱功能锻炼

  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儿童遗尿吃什么药

儿童遗尿吃什么药

  小儿遗尿有什么危害

  长期遗尿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

  长期遗尿的儿童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

  长期遗尿的儿童身高比正常儿童矮2-5cm;

  长期遗尿会影响生殖系统发育,成人后可能出现不孕不育;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孩子会因为长期遗尿出现自卑、胆怯、羞耻心理。

  如何护理遗尿的儿童

  1.膀胱扩容训练。白天让孩子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多喝水来扩大膀胱容量,在膀胱满容后排尿,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力。

  2.条件反射训练。摸清患儿尿床的时间,晚上及时叫醒遗尿患儿起床排尿。

  3.设置尿床日程表。设置记录尿床的日程表,在表中记录尿床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训练,注意不能中断排尿训练。

  4.睡前不要让儿童过于兴奋或(做)剧烈活动,不看恐怖紧张的电视节目。

  5.睡前让儿童养成排净尿液的习惯。

  6.一旦发现儿童尿床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7.不能使用打骂、威胁等强硬手段治疗遗尿,否则会加重病情,造成儿童害羞、自卑、恐惧心理。

关键字:儿童遗尿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