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3-6岁 » 3-6岁疾病 » 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 爸妈必收藏

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 爸妈必收藏

时间:2017-03-28 13:55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小儿多动症,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的俗称,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患儿智力基本正常,但行为、情绪方面有明显缺陷。面对小儿多动症,早治疗很有必要,那么,关于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小儿多动症,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的俗称,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患儿智力基本正常,但行为、情绪方面有明显缺陷。面对小儿多动症,早治疗很有必要,那么,关于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 爸妈必收藏

  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

  补锌

  小儿多动症的主要诱因可能是儿童体内血铅含量过高。因此补充锌、硒可以降低血铅含量。多给儿童摄入瘦肉、鱼、花生、奶制品、蘑菇、鸡蛋等锌、硒含量丰富的食物,排出体内的铅。

  服药

  当多动症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苯丙胺、匹莫林等。

  微电流刺激

  使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改善多动症症状。

  关心爱护

  对患儿多给予以关怀和爱护,表现好给予表扬,不能体罚批评患儿。

  推拿按摩

  中医的推拿可以帮助患儿缓解刺激,镇定情绪。

  运动释压

  通过滑板、平衡木、木马旋转、爬楼梯、滚圆桶 、跳蹦床、袋鼠跳等游戏来舒缓压力。

  改善环境

  父母不能歧视、责骂患儿,也不能过分迁就,要耐心、严格地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家庭中不良的刺激或紧张因素,和谐家庭关系。

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 爸妈必收藏

  引发小儿多动症的病因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确定小儿多动症的致病因。从现有病例认为其可能和生理、心理、遗传三方面因素有关。

  生理因素

  1.女性在孕期、围产期有疾病,或有大量吸烟、酗酒史。

  2.儿童有严重的铅中毒或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神经系统损害。

  3.儿童缺乏维生素,对某种食物过敏,或摄入食品调味剂(人工色素)过多。

  4.胎儿在孕妇产前、分娩时、产后,有轻度脑损害。

  心理因素

  1.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恶劣,如家庭破裂、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

  2.父母有酗酒、吸毒、精神病史。

  遗传因素

  1.儿童的父亲、亲兄弟有多动、注意不集中的表现。

  2.儿童的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癔症者较多。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与同龄儿童相比,听课、做作业或参加活动不能持久,或做作业不专心,字迹潦草,拖拉时间,否则,就频繁出错;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东张西望 或发呆,常常丢三落四,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常把衣服、书本弄得很脏很乱。粗心不注意细节;注意力经常转移,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难以听从指挥,听人讲话时,往往似听非听,心不在焉。

  2、活动过多:自幼好动,需要安静的场合难以安静,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上课小动作多,或玩东西或与前后坐位的同学来来回回地讲话,别人讲话时 好插嘴,抢答问题,干扰别人讲话。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迫不急待。好撩人,好与同伴发生纠纷,在家翻箱倒柜,拆卸玩具物品等。

  3、学习困难:常常是由于注意涣散,影响学习效果造成的,学习时好时坏,或逐渐成绩下降。有时计算,理解也出现一些偏差。

  4、行为问题:冲动任性,急躁易怒,有攻击行为,常常不顾及后果,爬墙登高,铤而走险;在社会环境中,常被视为不爱学习和顽皮的孩子,因而受到讽刺讥笑和歧视疏远,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于是出现孤独、悲观、厌世等情绪,抑或产生愤怒、敌视、反抗等逆反心理;对是非不明,对好坏分不清楚,常吸烟、酗酒、打架斗殴、偷窃追逐异性,视社会公德,扰乱社会治安成为失足儿童,成为少年违法的潜在因素。

  5、神经精神发育障碍:协调动作差,空间位置觉,前庭平衡等发育不良,因而精细动作完成困难,如翻手、对指、系鞋带、扣纽扣不灵活,常左右难分,写字把偏旁写错等。

关键字:小儿多动症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