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3-6岁 » 3-6岁教育 » 弟子规的故事讲解 想了解的看过来

弟子规的故事讲解 想了解的看过来

时间:2017-05-21 17:18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对于弟子规我是深爱不疑的,因为它教育人的道理真的是方方面面特别的完善。我学习弟子规的主要目的其实也是希望将来可以教育孩子,给孩子做榜样。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弟子规的故事讲解

  对于弟子规我是深爱不疑的,因为它教育人的道理真的是方方面面特别的完善。我学习弟子规的主要目的其实也是希望将来可以教育孩子,给孩子做榜样。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弟子规的故事讲解

弟子规的故事讲解

弟子规的故事讲解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是根据至圣先贤孔子的教诲所编辑成的生活典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顺父母,与兄弟姐妹友爱;其次要谨慎小心,说话做事都要守信。对众人要博爱平等,要亲近有仁德的君子,向他学习。如果这样做了以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学问。

  【解】《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依据《论语 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部分申发而成。后来清朝贾存仁又修订改编,并更名为《弟子规》,于是流传后世,成为教导子弟教伦尽份、防邪存诚、忠厚严谨的典范。

  这部分是总叙,开宗明义,说出《弟子规》的来源和宗旨。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立身小心谨慎,待人诚信,心存大爱,亲近仁德之士,努力学习。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一、首孝悌 次谨信

  所谓“孝”,就是儿子孝顺父母,要照顾父母。父母生养我们,对我们寄予期望,我们应该接受父母的教诲,将他们传给我们的道德理念再传给下一代。

  所谓“弟”,就是“悌”,兄弟友爱,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做兄长的也要爱护弟弟。推而言之,就是家里的兄弟姐妹都要和睦相处,友爱亲善。兄弟姐妹都是父母所出,与我们是同一传承,是同一棵大树上长出来的不同枝桠要互亲互爱。

  二、泛爱众 而亲仁

  人类是有感情的,有“恻隐之心”的,这一点是我们与很多低级动物的明显差别。《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天性就是仁爱善良的,只是受后天环境的习染,才会有人走上歧途。所以我们单谨守自身、克制自己的言行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去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感召他人。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要亲仁者远小人,向仁德者靠拢,努力端正自身,再去影响、感召他人。有德有修之人,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如果我们有幸碰上,一定要好好向他学习。

  三、有余力 则学文

  上面几点都是道德方面的要求,没有涉及个人能力方面。可是,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能力养活自己,在此基础上才能去影响他人。古人说:君子要德才兼备,有了德,我们还需要努力学习,增进自我的能力。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译文】父母有事呼唤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即回答,不可延迟;父母要我们做事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刻行动,不要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要洗耳恭听,铭记在心;父母指责我们的过错,我们应该顺从接受,不可文过饰非。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译文】冬天要为父母把床榻焐暖,夏天要给父母打扇送清凉;早晨要向父母问安,晚上要帮父母把床铺整理好;出门前必须禀告父母,回家后也要面见父母;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日常行为要有秩序。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译文】事情虽然琐屑,但不可不禀告父母就自作主张;如果擅自做主,就失去了为人子女的道理。物品虽然微小,但不可私自据为己有;如果据为己有,父母会为之羞愧、难过。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译文】父母亲所喜好的事物或品行,子女要竭尽所能地做到;父母所厌恶的事情或品行,子女要小心谨慎地去除。子女身体发肤受伤,会给父母亲带来忧虑;倘若子女道德品行上有亏缺,则会使父母亲感到羞愧。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译文】若是父母疼爱我,我孝顺父母有什么做不到呢?若是父母讨厌我,我仍然孝顺他们,这才是真正贤良高尚的人啊。

弟子规的故事讲解

弟子规的故事讲解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译文】父母亲如果有过错,要好好劝告,使他们更改;自己的表情要温和,声音要柔和;如果父母亲不听劝告,等到他们高兴的时候要再次规劝;如果还不听,那就要号哭啜泣,即便是被父母责打也毫无怨言。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译文】父母亲有了疾病,子女要先尝一尝汤药,看看冷热是否合适,要昼夜服侍,不离开父母的床边。如果父母亲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这段时间要常怀悲伤之情、感恩之意;生活起居要变得更加简朴,断绝一切酒肉享受。为父母举办丧事一定要尽力合乎礼节,祭拜的时候要恭敬虔诚。对待去世的父母亲,要如同他们还在生前一样。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译文】做哥哥的应该关心、爱护弟弟,做弟弟的应该尊敬哥哥;如果兄弟能够和睦相处,孝道就在其中了。兄弟之间如果将财物都看得很轻,那么怨恨从哪里生出?彼此在言语上多些忍让,怒气自然也就无影无踪了。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译文】或者是喝水吃饭,或者是坐卧行走,都要长者在前,晚辈在后。长辈叫人的时候,你要立刻代替长辈呼叫;如果要叫的人不在,你自己要赶紧到长辈跟前报到。称呼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在长辈面前不可夸耀自己的才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马下 乘车下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译文】路上遇到长辈,要快步上前去行礼问安;长辈没说话,就退到一旁恭敬站立。骑马时遇到长辈要立刻下马,坐车时遇到长辈要立刻下车;长辈走过了还要再等候一阵,等到长辈走开一百多步后自己才能行走。长辈站着,晚辈就不能坐下;长辈坐下了,叫你坐你才能坐下。

  以上是弟子规全文的一部分讲解,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真的很有教育意义,弟子规的故事讲解就说到这里了,看完不要忘了分享。

关键字:弟子规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