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水肿的治疗其实是预防重于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围产期窒息的发生,要不断提高产科技术,及时处理宫内窘迫,尽快结束分娩。生后窒息的婴儿要及时复苏,以减少HIE的发生。
一般认为,如经过综合复苏措施,抢救20分种仍然不恢复自主呼吸或Apgar评分仍低于1分者,大脑已受到严重不可逆损。
1、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与休息,保证呼吸道通畅及输氧,维持血压、血糖、血电解质在正常范围,及时纠正酸中毒。
2、重症监护。
进行心肺、血压、颅内压及脑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神志、眼冲、瞳孔大小、前囟情况及有无早期惊厥的情况。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当出现心功能不全和休克时要及时处理。
3、维持热量和适当限制液量。
一般生后3天之内液体量应限制在每口60~80ml/kg,输注速度每小时4ml/kg。葡萄糖摄入量每天10~20g/kg,使血糖维持在4.2~5.6mmol/L,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应慎用碳酸氢钠以免加重脑水肿。
4、抗脑水肿治疗。可使用甘露醇、速尿及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5、人工亚冬眠疗法。凡急性脑水肿伴有发热者,应使体温在2~3小时下降至35~37℃,维持亚冬眠12小时左右,撤去冬眠药物,逐渐复温。
6、氧自由基清除剂。可选用维生素E、维生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7、液体疗法。给予等渗或高渗(2.5%~5%)NaHC03液纠正酸中毒,根据病情边补(水)边脱(水)。
新生儿脑水肿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来讲,如果患有脑水肿,必须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并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么,新生儿脑水肿究竟有多严重呢?
新生儿脑水肿其实是一种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脑部疾病,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一般是由先天性因素、难产窒息、急性感染及食物、药物中毒等因素引起的。新生儿脑水肿一般会导致颅内高压,损伤脑组织,临床上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等),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肿瘤),癫痫发作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痢疾、重型肺炎。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急性感染引起的脑水肿,感染后24h即可发生脑水肿,表现为发热寒颤,昏迷,局部病变等。
小儿颅内高压症由于常不能自述头痛,病情发展快,呕吐则为常见症状,常有呼吸不规律、惊厥、昏迷、瞳孔改变、血压高等,脑疝发生率也较高。